第162章 臭不可闻的世道(1 / 3)
放足手术
单单是手术两个字, 就足以引起张宗子的好奇心了,更不说郝太太还加了放足这两个字。张宗子忽而意识到买活军这里的女娘有许多或许都要放足南边的百姓们之中,缠足并不是很兴盛的风气, 而他们的女眷也是时常出面做事的, 买活军这里,读书人家的女眷和这些百姓中的女娘, 在外貌上已没有了太大的区别,是以张宗子完全遗忘了这一茬, 是啊,中上层人家的女儿有许多是缠足的,看这里的女娘大多数奔走无碍, 难道她们个个都接受了放足手术了么
对于张宗子这样的文人来说, 关心女子的脚不算是什么出格的事情,有些自诩放浪的才子,甚至还会撰写什么品足闻香录,对伎女的小脚夸夸其谈,罗列出各种缠法的特点。尤其是心学大盛之后, 读书人放浪形骸, 几乎无所不至,凡是对其产生反感的, 动辄打为泥古不化,受到这样的风气影响,文人写品足文并不被认为是失德, 张宗子从前对这些事情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倒也不觉得陪郝太太去医院咨询放足手术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和郝大陆兄弟论交, 郝太太就是他的长辈, 郝大陆要上工, 他这个闲人得了空,陪长辈一起去医院也是应该的。
因为要上课的缘故,他们在学校碰头,郝大陆背着母亲来上学,放学后把母亲移交给张宗子,便匆匆赶去造船厂了。张宗子没有体力背郝太太,便租了一头驴来,请郝太太骑在上头,他为郝太太牵着驴一起走去医院,途中问道,“伯母,你是如何知道买活军会做这个手术的呢”
郝太太今年大概是快五十岁了,因为生活困苦的缘故,她看着已颇苍老了,满面的皱纹,身材也十分佝偻,只看模样,很难想象她从前也是北地名花,但这在此时是很常见的,贫困和饥饿能让人老得很快,好颜色真是不几年就消失,不像是后世,四五十岁的女星还能拥有少女感,从十六岁到四十六岁、五十六岁,青春饭能吃三十年是至少的。
在这时候,青春饭大概就只有五六年的吃头,一个红花魁十三四岁成名,到了十五六岁就算是老了,十七八岁时倘若没有从良,十九岁、二十岁就堕落到最下等的窑子里去,能活过二十五岁的都很少。郝太太并不算是表子中最命苦的那拨人,好歹她活到了现在,也养活了两个儿子,甚至还看到了自己的第三代。
她的谈吐倒是很文雅的,这一点就浸透了出身来历的熏陶,像她们家原本的阶层,若不是表子出身,一般的主妇都是目不识丁、谈吐粗野,也很没有眼界。不像是郝太太,考试成绩好不说,讲起话来也是不紧不慢,官话更说得很好郝大陆的官话应该就是跟母亲学的。
“能不能做也不一定,但去问问也好,买活军的医术是极好的,他们能做长短脚的手术也会柳枝接骨,上回送贤儿去医院的时候,正好看到也有小脚姑娘拄着拐杖去看医生,攀谈起来了,才知道买活军这里专门开设了放足科,凡是缠足女子,都可以去咨询放足,设法改善行走,我瞧着好些女孩子都行走如常了,虽不知我这脚还有没有得救,但去问问也好。”
郝大陆的侄子郝贤,这一阵子住在医院附近,这是张宗子已经知道的。因为他们住的那一带,近日有孩子得了百日咳,买活军立刻便将这一带街坊所有八岁以下的小儿都带到医院附近去了,让他们在那里集中居住看管,要住五六天,若没发病,才肯给放回来。
虽然有了天花疫苗,但此时的疾病又何止天花呢只是天花和鼠疫,传染性又强,一旦发病又特别容易死人,因此特别能引起大家的警惕罢了。在这时候,孩子没过十岁,都不能说是养住了,什么百日咳、白喉、结核、痄腮,这都是好在孩童中传播,而且容易死人的流行病。就张宗子记事之后,他们张家自己的弟妹,十个里大概也就养活了五六个,有时候根本不是自己养得是否精心,只在于所居住的城镇有没有流行这些疾病,若是有,那就很难防住,总是有患病的几率,而一旦患病,能不能熬得过来就完全听天由命了。
从前没有办法,但现在,百姓们有了新的指望,在牛痘被证明了有效接种了牛痘以后,到现在足足过了一年,买活军治下的确没有听说流行天花,这就可以说是疫苗是很有效的,张宗子就时常听到身边有人在说,希望买活军还能研制出别的疫苗,如果报纸真的开放投稿的话,他觉得肯定也有不少文章会提到这件事的。
既然如此,买活军将孩童带走的行为,倒是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支持,因为他们大多都要上工,孩子在家无人照管,便是发热了也很难及时发现,就是从传染性来考虑,孩子们要去托儿所,本来就是成群待在一起,在医院倒也是成群,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么几年下来,倒是也习惯了这种规矩,云县聚居了这么多天南海北的人口,但却没有发生过太大规模的疫病,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郝贤这一批孩童中,大概还有两三个发病,但好在这年头孩子们都听话,让戴棉纱口罩就戴棉纱口罩,让他们自己在各自的小屋里呆着,老师在门外给他们上课,也都能听得进去,数十个孩子里只传染了数个,这算是很好的结果了,余下这些没有传染的孩童,今日便可以让各自家里人来接走,郝太太今日还要帮街坊邻居接他们家的孩子,一共要带走七八个小孩,因此他们到了医院先不忙办这事,而是先挂号去缠足科。
云县的医院,张宗子是闻名已久了,他倒没有来过大部体康健的外来户,到医院来都是为了种疫苗,但张宗子早在老家就种了高价疫苗,再说也没有主动往医院跑的,因此这还是第一次过来。
这医院和云县官府修筑的建筑一样,是长条形的二层小楼,走廊两边都做了诊室,大堂中央是叫号的台子,两侧则是药房,此时人声鼎沸,张宗子一走进来就怔了怔,“居然这么多人”
郝太太道,“在外头是没有办法,看大夫贵,还一定要抓药,且未必有效,大多数人是看不起的,有病有痛也就自己忍着了。买活军这里,再怎么说,还能养得活自己,又有一点余钱,再加上医院的确不贵,那么,来看病的百姓自然也就很多了。”
张宗子闻言,又是怔了好一会儿他在来云县以前,几乎从不接触那些看不起病的人群,而每次病痛也都有名医上门看诊抓药,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外头大多数人都是看不起病的,而这些人的数目,从云县医院的人群来推断,又是如此之多几乎多到超出了张宗子的想象,和天河舟一样,是他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巨物。
“在外头,真的连一次医生都不看吗完全只能自己忍着”
其实就是看了医生或许也没有用,依旧只能自己忍耐痛苦,但一次医生也不看,那还是很不一样的,张宗子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至少去看了,还是做过努力,还是有希望
郝太太闻言便笑了,她说,“唉,张少爷,要不怎么说苦命人呢苦命人便是这般捱着呀,忍着呀,痛着呀,从落草到入土,有哪一天是完全逞心如意,安详不苦的呢都忍惯了,不忍又能怎么样呢”
这回答对于张宗子来说,似乎是太残酷了一些,但他又想不出另外的解释他看着坐在骨伤科前的一个窝脖儿,卖苦力的,北方人叫他们骆驼,这窝脖儿大概是别处过来的,三十多岁的年纪,看着却很苍老,歪着头坐在那里,不断地揉按着自己的肩膀,那里皮肉是额外隆起的,无疑是多年来劳作留下的痕迹。张宗子忽然意识到,这个窝脖儿,他落草的时候也不是天生就歪着头的他一定也是吃了难以想象的苦楚,才成了现在的样子,留下了这样的体态。
不知为何,他突然就难过了起来,甚至比这个只是有些不舒服的窝脖儿还要更痛楚,张宗子想不应该是这样的,老天爷为何对百姓们这么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