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你我同在(1 / 7)
人的崩溃和抉择是往往会因为一瞬间的波动而改变。即使在每一次的日常中,他都会遵照着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去做,但在重要的分歧点却不一定。
机关算尽而功败垂成者会失败的原因大多也在于这一点,这是通病,就像避不开的死亡,是算计中避不开的一环。
会有人对死亡而恐惧吗?会,因为生命的求生本能会引起你的恐惧。会有人对死亡而无畏吗?会,因为信念和适应,已经太多太多的理由可以让一个生命对死亡无感,甚至有所期待。
“你死都不怕,为什么怕活着?”这种废话只是无用的,就像是经历了人生后,大多数人会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鸡汤鼓励报以无视和嗤笑。
第二次的死亡,对一个生命会带来什么?浮尘闲给出了一个属于他的答案。
麻木,而冻结。无数个日夜,无数的时间,凝成的智慧就如同冰川之下的种子,再次萌发,甚至是重见天日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他连自己身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支起了身体,什么时候睁开了眼睛都不知道。
他只是那么呆呆的坐着,身体不摇晃,眼睛也不眨动,每一次的呼吸间隔都在慢慢拉长。
生命会有适应,只要它能接受。于是,第一次的死亡可以被本能和人性欺瞒的忽略,而第二次,它们忽略不了。
他甚至不记得那瞬息间死亡的感觉,意识中已经空无一物。主观,客观,本能,自我……在身体认识到死亡的时候,它已经彻底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冻结的思维中没有一丝火光,连人性中最基础的欲望都不存在。
“呼,”壁炉里的木柴燃起了火,却没有人。他至少会被惊吓到,或者担心会不会点燃地板。
还好吗?思维里的声音如在旷野上呼喊,甚至引起了阵阵的“回音”。
声音的主人想要唤醒求生欲望,但此时却连一丝一毫的薪柴都没有。这个人,这个无为而平凡的人,在人生的变故之后,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真正的思考了。
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都有。思考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契机引发的事情,为什么人类都在活着,却有个体能在各种阶级、各种生活中思考道理,而不是去思维中只有生存的薄面,是因为他们至少曾经在那么一个不思考或者忽略生存的时刻,去思考起了更深处的东西。
筑起思维高塔,却因为每个有思考的个体起点而不同出现差异。于是哲学的走向各不相同,呈现出来的思维也就此出现差异。就像这思想已经走向死亡的人,他从一开始就不为生活中那稀薄的希望而触动,而为他的思考契机,是死亡,是那生命无法避开的终点。
幼年时第一次领略到死亡的时候,尚且茫然无知的他担忧着自己、父母、所见的一切的死亡而哭泣,却也自那之后,他开始不再哭泣了。
他在那时,已经为这宏伟的结局,而提前走向了死亡,扼杀着自己。思维和智慧构成的尖塔每筑高一分,他也提前向死亡迈进了一步。
于是,他活成了角落里的样子,以悲观的自知之明,让自己呆在了让认为该呆的地方。希望从未在他的生活中彻底出现。就像他说的,他十数年的生命里不值得一看,谁会想去看一个阴暗、不合群的、没有新意的人的一生?人们总想去看那宏伟的故事,忽略了黑暗的潮湿巷里沉默者。
总有人说结果并不重要,但真的有那么多人去在意过程吗?不,逃避远比在意的要多得多。
优“漫步”在那死寂的意识里。祂看到了那些浮尘闲意识中还算深刻的画面,深刻到即使走向死亡的此刻,它们依旧是消失得最慢的。
童年,被父母留下在亲戚家寄养,和表兄弟的一次共同疯闹犯错时的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