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3)
绝大多数情况下,袁连强在网上的聊天都是轻松愉快的,所以他把那些龃龉忽略不计了。
逐渐地,聊天的网友中,已经开始有人把他视作成功者,他自己对这个称呼倒是没有敢承受,不过他确信,自己现在比人生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成功。
他很清醒,因为多年的失败让他明白,成功绝不是一个完成时的词语,而是一个进行时的词语。成功人一样需要继续前进,一样需要继续实践。
他喜欢那句话,从胜利走向胜利。如果仅仅局限于一时的业绩,那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不断延续自己的业绩。
但是他也不想在对胜利的追寻中,失去了自我,而且他已经五十多岁,健康对他也很重要,所以休息对他来说,也得提上日程。虽然为了照顾母亲使得他没有机会去外地旅游,但是他在大家都放假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放假,不做与任何业务有关系的工作。
他的周记,加上年轻时写的东西,他发现总的篇幅已经达到一个长篇小说的长度。所以,当有一天,马了了问他,你平时什么也不做吗?他就对她说,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写作。马了了立刻问他,写的什么?可以给我看看吗?
他说,不能,因为我这个想卖出去,你不是平时也不忙吗?你帮着我一起卖,卖出去给你提成。后来他告诉马了了,自己的“书”想卖一万五千元,他想的是给她按百分之十也就是一千五百元提成。不过他没有具体说给她提成多少。
结果,第二天早上,就有一个网友问他,书是你写的吗?他说,是的。那人继续说,网上搜不到,能不能发来看看?他说,这个书还没卖出去呢,不能公开。
看到那人没在说话,他又对人家说,我这书,出价一万五千元,卖出去给你提成,你帮我一起卖啊。那人没有回复他。
关于这个价格,他是参考了一些自由撰稿人给杂志写稿子时的稿费而得出的数字。
因为他觉得,自己写东西,也是有成本的,他花的时间精力,完全值得上这个价格了,所以他就这么报价了。
在这同时,他并没有停止继续写作,他弄了一个新的周记本,还按照之前的速度写着自己的故事。
他写的时候,并不像那些成熟的作家那样要事先经过细致的构思,好在他写的是散文诗,所以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写,即便有时思路有中断,也不会留下难看的痕迹。
在写新周记的同时,他把自己的过去所有的日记的内容,逐步用电脑录入到了和自己的微博同名的互相绑定的博客里,他想的是,这样做,虽然和想卖出去的想法有冲突,但是只录入了三万字的样稿到博客,而且他从来不主动宣传博客,只有当他联系一些出版商,人家提出想看看样稿的时候,他才会把博客链接发给人家。总之,目的还是为了尽快把稿子卖出去。
日记的剩余部分,他录入到自己电脑里的文档里面了。以便一旦成交,能迅速交稿。
很多出版商,对他的稿子不看好。普遍的一个意见是,主题不明确,行文散乱。对此,他并不是没有反驳,他说,这是一个退休工人的写作,必须基于退休工人的实际生活,这种实践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完成写作,而不在于写的内容。
可是人家都不爱听他的辩解,所以稿子还是没有卖出去。
马了了也挺高傲的,因为人家是美女啊。讨好她的人多,所以对袁连强找她聊天,并不是每条必复。她也没看袁连强的博客,对袁连强的周记,只知道一个大概。不过她确实到很多群发过帮他宣传的小广告。袁连强还能要求人家什么呢?
而且袁连强应该感到知足,因为那天,马了了和他视频了。而在这之前,马了了曾明确表示过,绝不会和他视频。可是那天他点了视频的键以后,那边很快接受了。最后还是他先按键离开视频画面的,因为他怕,她男朋友会突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