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董王(4 / 5)
本有此心,再遇到朝廷大军重挫于并州的机会,这些益州士谋求自立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理解归理解,赵谦的意思还是要重拳出击。他相信,小皇帝也是这么想的。
果然,当赵谦明确表达了意思后,一直面无表情的刘协微微转头看了一眼其人,然后再次不动。
赵谦猜的没错,刘协的心里确实已经做了要打的决定。
可能正因为刘协年龄小,又或者秉性就如此,总之刘协对这件事是持刚硬态度的。
但打不打不是取决于刘协的意愿和好恶的,而是要从关西朝廷的实际能力来考虑的。
如果要打,以关西现在的实力有多少胜算。而纵然有胜算,又要打多久,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引发连锁的变化。
现在关西在河东方面承担着泰山军的巨大压力,在崤函也有关东逆贼要对付,在西面又有民乱和羌乱,可谓三面承压。
如果这个时候发兵讨益州,陷进去了,那三面敌人一定会落井下石,到时候关西基业必然不保。
刘协已经有足够的政治智慧,正是明白打益州的难处,他才忍耐住自己一直不发表看法。
也顺便看看如今这三公到底何等能力,以及那位董太师是什么态度。
想到这里,刘协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那岳镇渊渟的背影,眼神闪烁。
而赵岐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赵温是赵谦的亲弟弟,但和自家兄长明确要打的态度相比,他就暧昧很多了,他并没有直接说如何,而是讲了打益州遇到的难处。
他想的和刘协差不多,都认为现在益州的行为最多是脱离关西,并没有明确举起反旗,而一旦真的出兵征讨了,那关西可真的就是四面皆敌了。
而且益州那边已经将斜谷道这些都截断了,就是想进攻益州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赵温的意思是,不如先让人南下成都摸摸情况,没准益州士是有什么其他诉求呢?
说到这段话的时候,这个赵温明显就意有所指。
这让三公最后一位司徒赵岐恼怒了,他直接站了出来,毫不客气道:
“还有什么好谈的?自迎州牧,驱离大守,断绝要道,这哪一条都是反贼行径。我支持赵太尉的意思,那就是打,如姑息益州使得凉雍各郡皆学这事,那朝廷还剩什么?再者说了,逾是危急越是要用雷霆手段震慑群丑,难道这一点还要多言吗?”
见赵温还要说话,赵岐毫不客气打断:
“怎?赵司空因为自己是成都人就对益州乡情这么眷念?又或者你赵司空是不是得了谁的意思,想在成都和朝廷中间做个中人?司空,你可莫要自误了,你是大汉的司空而不是什么益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