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金榜题名(2 / 3)
而后世的话,竞争更加惨烈,录取的数量都要比宋朝少得多,就算是唐朝也是比不上,仅仅一次科考录取人数就要唐朝十多年开科录取的进士都要多。
“李清清是状元!”
“张伯玉也是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榕树书院出身的人大多都考取了功名,而且李清清还得到了状元及第的头衔,张伯玉虽然稍逊一筹却也是状元功名。
要知道北宋时期的科举,前三名为一甲,都是状元,而到了南宋才区分为状元、榜眼、探花。
除此之外,三苏名列二甲,包拯和余小雨则是三甲,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毕竟按照包拯和余小雨的成绩可能要垫底,但是能保证一个进士功名就不错了。
没想到还是三甲同进士出身,排名还是很靠前的!也就是说榕树书院这次科考几乎包揽了一甲不说,苏氏三父子还是同列二甲,可谓是可喜可贺啊。
“榕树书院,棒!”
“榕树书院,强!”
“榕树书院,神!”
身为榕树书院出身的学子们荣誉感爆棚,要知道一個状元就已经烧高香了。
李清清和张伯玉居然双双得了状元及第的功名,可见榕树的确是文曲星下凡啊,一下子就培育出了两个状元,还有这么多的进士。
榕树书院的历史底蕴一下子就深远了起来,这么多的大官笼罩,又有谁人敢于抵挡!
今天注定是榕树书院狂欢的日子,虽然主角们都没有回到建安。
但是他们回来的时候必定是衣锦还乡之时,因为此刻他们正在汴梁接受奖赏,要知道考中状元者能得到皇帝御赐诗文或其他墨宝,官职任命也是特殊处理。
通常情况下,状元无论年龄多小,均可直接为官,担任一任地方官后便可回到中央,甚至直接进入馆阁,一生官运亨通。
李清清和张伯玉的前途可想而知了,但是李清清作为女状元,受到的注目更多,这也会传为历代的佳话。
如何给李清清官职,这也是赵祯比较头疼的地方,本来让李清清参加科举他已经承受不了不少的压力,没想到直接让李清清一举夺魁了。
而且他们福建人一下子中了这么多的进士,这不免让人怀疑福建人是不是祖宗显灵了?读书这么厉害?
所以说这次的金榜题名,也让福建出了一个大名,这也让当地对于读书人的培养有许多政策上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