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我与你同行(1 / 3)
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一年多,陈致对红楼这个世界已经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
这并不是陈致原本世界所在的历史记载中的任何一个朝代,历史的分叉口,大抵是从五代十国末年到宋初开始出现变化的。
和陈致所在世界的历史不同,这个世界历史的后周皇帝柴荣并没有在三十九岁就英年早逝,而是硬生生地拖到五十七岁才亡故。
等柴荣亡故时,原本7岁继位的恭帝柴宗训早已成年,原本“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却已经早早在战争中伤重而死,其弟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起兵谋反,失败被诛。
而后则是后周一统了天下,历史和原本的世界自然完全不同。
后周传帝位一十六代,亡于农民起义。
至本朝高祖翟铎一统天下,因取“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曰:“乾”,传位至今已历十二朝。
其中历史变故无数不提,自然是几乎寻不到原本应有轨迹的痕迹了。陈致曾仔细找了些史书看,原本记忆里的历史人物,偶尔在角落里依旧能发现些许如陆游这类的名人,但经历大小有些不同,更大多数则不知所踪。
以陈致的观察,这大乾王朝传位至今,倒颇有些明朝末年时期的状况。
就以科举为例,大乾王朝的科举就与明朝相似,分童子试和科举正试,童子试为县试、府试、院试,正试则分乡、会、殿三试。
这是和历史上明清的科举类似,但细节上又和历史上的发展稍有不同。
譬如高祖翟铎定下规矩,每试需要有五名考生联名做保,一来证明彼此身份防止他人代考,二来互相保证彼此不作弊,如有舞弊事项,都要连坐。
倘若考生人数不足,以中了科举的前辈作保亦可。童子试可以由廪生作保,乡试就需要举人作保,这又比明清的科举更严格些。
陈致虽然没有经历过古代的科举教育,但在现代的应试教育下,早就习惯了高强度的应试备考技巧。
他原本就是现代考试的“卷王”出身,高强度刷题一年,兼之科场前辈林如海的耳提面命,于去年连过三试,完成童子试取得了秀才功名。
陈致是林如海的学生,又是第一次参加童子试就顺利取得秀才功名的考生,在扬州的学子中颇有些名气。
林如海未曾中毒前,也曾经应过部分考生的邀请参加过几次文会,结识了几位好友。
此次与陈致结为联保的,便是好友乌汝谦做中,介绍的几位同期考生。
如今乡试日期已近,林黛玉和贾琏到扬州的第二日,乌汝谦就上门,邀陈致与约好的同考相聚。
陈致先去林如海房内探视,见林如海面色没有恶化,禀告林如海后,就出门寻乌汝谦。刚出侧门,乌汝谦便先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