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山外青山楼外楼(1 / 6)
贾家族史有过这么段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大明神都告破,煤山之上,君王死社稷,太监小毛子携三位皇子出京。
这不一样的历史大幕缓缓开启。
三皇子朱慈烺,被工部史尚书自流民中认了出来,将之藏进自家逃难的队伍中。
四月,清兵入关,义军转战山海关,难民被拦截在黄河两岸,史尚书带着三皇子藏进了中条山中,至此淮河以北不复大明天下。
史尚书自然就是后来的尚书令、荣国府贾母的老父了,辗转两年方过了长江,而此时江南已经是弘光纪年,福王朱由崧在金陵称帝。
重头戏来了,史尚书与三皇子不去金陵,而是转道去了姑苏,那里有一位万历年间因文治而转封侯爵的姑苏侯,人称林姑苏。
史尚书冒险进姑苏,林姑苏大义扶正统,三皇子占据了扬州称帝,帝号邵武,要争正统续社稷。
弘光帝遣神武军征讨,与此同时,清兵也兵发淮扬,不同之处是在此间,随着神武军统帅贾演贾源二兄弟的反正,大败清兵!
这反正来的及时,贾母史太君便是这场反正中的关键,她以联姻女之名,许给了贾源长子贾代善,开启了史贾两家三代的同盟,更在贾家第三代中,用自己的嫡女贾敏结亲了自万历年间封侯,经泰昌、天启、崇祯、邵武四代五帝的姑苏侯林家林海林如海。
随着扬州大捷,邵武帝迫近金陵,弘光朝廷随着弘光帝的出逃而落下帷幕。
他是跑了,可他的子孙未来得及逃走,藏在了金陵世家中。
还能有谁家,甄家也!
邵武帝虽不杀弘光一脉,但怒其不争,夺了国姓,与其余三家南明朝王爷一起,不再是朱姓子孙,帝召曰,无匡扶社稷之大功,不得复国姓。
就算后来百战功成复了江山,南明一脉被封为东西南北四王,也没有恢复国姓,被称为异姓王。
异姓王也是一姓王的谐音。
读到这段记载的贾琼,深刻了解了为何四王要反,也深为贾家子孙的智商着急。
本就是南明一脉的二五仔,不说好好抱着北明邵武一脉的大腿过活,搞什么“复辟”?这与四五年降寇、四九年入果党的蠢货,何其相似尔!
也不得不说,弘光一脉四王与甄家,真是下了本钱与功夫,光是甄家三代的女子,联姻了半个天朝。
万宁朝前太子义忠亲王,就被他们拉下了水,为了能早日登基,上了四王的船,混忘了其祖邵武帝夺国姓封四王的苦心,就是要把不思复国反而助清的弘光一脉钉在史柱上不得翻身。
万宁帝见太子执迷不悟坠入彀中,不得不忍痛废储,重立了当今。其中又侵染了多少血泪,四王八公十二侯,半数人家折损家主,最以北静王家为甚,只留下个年刚弱冠的孙子水溶,装模作样的当一个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