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书画院群英著《画史》(1 / 4)
在中国历史上,由国家最高行政机构设立专门从事绘画、工艺品制作及艺人和机构,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
到了唐代,政府设翰林院,作为内廷供奉的场所。举凡文辞经学之士,书画医卜技术之流,皆之于此,以备宴见。
可见,在中国古代,这些文人雅士其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到了五代十国,把名儒学士分出来另外成立了翰林学士院。一度,翰林院被称为“翰林图画院”,成了专门从事纯技艺性人才聚集的机构。
后蜀主孟昶和南唐后主李煜颇具创新精神,二人创建独立的“画院”,为日后北宋翰林图画院的兴盛储积了大批艺术人才。
北宋翰林图画院有别于以往各朝代,把图画丹青定义为“忠奸善恶”存作鉴戒的教化工具。这是怎么回事?
仁宗庆历元年,皇帝命画院绘制“前代帝王美恶之迹”一百二十图为规戒,张挂于崇政殿西阁,并命侍臣参观。
徽宗临朝,强调“林泉高致”,很多著名的宫观壁画、官署屏风障壁都是画院画家的作品。
同时,画院还负责搜访各地名画古玩和先贤笔迹图书,供皇室收藏观赏。
徽宗皇帝还命画家做代笔,加钤帝印而赏赐有功之臣。
最别具一格的是,皇宫奉天殿旁边有一座睿思殿,每日有一待诏级画家值班睿思殿,以备不测宣唤。史称“许服绯紫官服”、“独许书画院出职人佩鱼上朝”。
看官觉得稀奇否?
这明显是提高了画院画家的政治地位。
无论后世如何评价这一历史现象,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绘画艺术也在这个时期登上了历史的第一个高峰。
后世评价这个徽宗书画皇帝,说此人是宝石和腐肉粘合一起的。做为亡国之君他留下千载骂名;做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也留下了万世珍品。
在太后召见李纲的次日上午,太后专程来到皇宫东门外的翰林图画院大殿。
赵佶身着常服在案头后面执笔埋身撰写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