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乐游涯嗜酒算命钱,李众寻醒身追宝剑(1 / 4)
李众寻跨剑背囊,安步当车,往山下走着。三月天气,春光烂漫。冥冥中,他觉得自己好像这样赶过路。
一路上的花都好,他心里有一句诗,等着念给最美的那朵。这个开的正艳,那个香的扑鼻。看了半天,走了几里,他觉得还是半山腰那丛杜鹃最好。可能是从小看惯了,土屋对面的崖上种满了杜鹃。每次开花,灿成一片,真不愧是映山红。每到这个时候,舅父总是会开心些,话也会多说几句。众寻乐意听舅父讲曾经,可他只愿意坐在杜鹃从里对那尊玉人讲。众寻不知道舅父到底是讲给他听,还是讲给舅母听,亦或是讲给自己听。无论如何,众寻喜欢杜鹃,或许正是因为舅父喜欢杜鹃,可平生为什么喜欢,他不知道,也没问过。
如今他走在出山的路上,杜鹃已在身后。可他不打算回头,他相信山外还有更美的花。
日头渐高,众寻的额头沁出一层薄汗。他并不觉得累,踮起软烟步,一溜烟跑下山去。
转眼到了山脚,往前出了山谷,便算离了观夫山了。众寻这样想着,跑到谷口的一条山溪边。俯下身,痛痛快快洗了把脸。又用手掬着,喝了几口,很甜。这样跑了一路,才算稍稍歇息一会。
众寻听着水花漾起的声音真清,上面还飘着几朵无辜的花。如若无人来打扰,这当然是一个安家的好去处。他不明白舅父为什么偏偏要住到又高又冷的山上。他闭上眼,山谷里静极了。
众寻静静地听着落花流水的声音。耳边忽然传来一声闷响。他先是一怔,又听沉闷的几声。众寻赶忙转过身来,睁眼去看。数尺之外,站着一头青兕,七尺来高,一丈身长。头顶一只青苍巨角,若铜锈弯刀。
众寻忽地转身,把那青兕一惊,圆睁怪目,哞声冲来。
众寻自幼在山间长大,却不曾见过这般异兽,吓得惊了。眼前怒兽,身后流溪。慌张之余,把那软烟步伐都忘了,躲无可躲,退无可退。慌忙背手拔出剑来,也顾不得什么招式,只紧紧握着。
却看那青兕蛮壮,冲到近前。看见众寻握剑,前蹄猛地踏地,止住步伐。那头上青角一尺多长,角尖如锋,与众寻的剑尖轻轻一碰。众寻吓得双腿发麻,跑也跑不得。紧握着剑,看见青兕的一对圆眼,露出乌青的光,正与众寻双目交于犀角剑尖之上。
众寻以为势急,只能仗剑一搏,未及动弹,那青兕却忽然长哞一声,扭头奔走了。
众寻吓得一身冷汗,呆呆立了一会,看着青兕跑入林间,没了身影,方才回过神来。收了剑,转身快跑,出了观夫山。
往东走,还是先去江陵城。
一口气走到城下,已过了饭时。众寻怀里虽然揣着银两,但并不贪花。拿出早上备的干粮,胡乱吃饱,就往街市去了。
一路上行车走马,赶路坐家,勾栏瓦舍,买卖吆喝,还是记忆中那般热闹。
走到前面瓦子里,突然听一群人喊声叫好。众寻凑过去,在外面看了一会,原来是个说书场面。众寻打小喜欢听说,就挤进去听。
今日台上站着说的,正是江陵府鼎鼎有名的单先生,说的武书甚好,远近闻名。如今年龄大了,一月也就开那么两场,恰被众寻碰上。
众寻听着新鲜,向左右打听说的是什么。旁人说笑道:“小哥这也不知,说的正是有名的凤凰之围呀。也难怪,看你这鼻下光光,那巫正襟在剑宗挥鞭时怕是还没生出来。”说完一围尽笑。
众寻也不理睬,用心听着。热热闹闹说了半个时辰,拟声做势,握扇当刀,使的满头大汗。终了,台下一声叫好。诸人正待像往常一般散去。却看单先生手握惊堂在案桌之上磕了三下。满堂人众登时噤声,眼神诧异的互相看看,又都回了身,看单先生仍在台上,一手颤颤巍巍从袖里抽出汗巾,把额上的汗擦擦,又慢慢叠起,拿起扇来。台下人不解却耐心的等着。
却看先生跨步迈出案前,双手抱握,俯下腰身深深施了一礼。众人一惊。又看先生缓缓抬起身来,满脸堆出一个笑,对众人说道:“老朽喜得江陵父老怜爱,在此坐馆说书,四十年矣。”说罢地下议论纷纷,却并不盖过先生。“如今老了,说不动了,多亏您各位捧着。”说着抻开扇来缓缓扇着,“可人不能不自知呀,古往今来,侯王将相,武祖侠宗哪个能不老呀,哪个老了还能坐的高呀。识得像的,风风光光退了,还留一个好名。”单先生言语极慢,不慌不忙,说罢头往前探。“您们说是吧?”说完,漫步转身,利利亮亮地往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