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何雨柱的赚钱生意(1 / 2)
何雨柱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因为他找到了一门自己可以做的生意,灵田的用处也出来了。
要知道何雨柱是知道傻子瓜子的,起初就是从小生意开始,一步步的发展成了一个年入百万的大企业,而且傻子的起点是小小的江城。
何雨柱的起点可是四九城。
江城能有几家电影院,而四九城的电影院是真的多如牛毛,因为当年看电影是很重要的一种消遣,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在电视几乎没有的情况下,看场露天电影成了孩子们最期盼的事情。
每当看到宣传栏有放电影的消息,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放学后,饭是可吃可不吃的,天还亮着就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小伙伴们一个个拿着自家的板凳先占个“有利地势”,有时候为了多占几个位置,一股脑儿地把家里的板凳都搬出来了。
不像现在,家里的凳子都是统一样式,一次性能搬一摞出来。
那时候的板凳都是自己家里做的,高矮胖瘦全都不一样,有板凳有马扎,就得来回跑好几趟。即便这样,大家也干得倍儿起劲儿。
不过因为去得早,孩子们占的位置都是前排。等真正看了电影才知道,要一直仰着头脖子真是酸啊!后来就有经验了,位置不能太靠前,中间地儿才最有利。
“准备工作”就绪,就等着放映员拉大幕、摆放映机了。
用于悬挂放映幕布的架子是木质的,一横两竖,有将近10米的高度,属于永久性的,幕布则是临时挂上去的。放映员在幕布四角各穿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拴一个砖头,使劲往上扔。
有时候看着放映员好几次扔不过去,小伙伴们乐得前仰后合。后来还想过去帮忙,试着扔,人家正憋着火呢,少不了被骂一顿。其实小孩子哪儿扔得上去,就是图个乐。现在想想,把大砖头扔到三四层楼高,还得越过横杆,真是不容易。
等到银幕挂好、放映机到位,夜幕降临就可以看电影了。
那时候的电影都是些老片子,像《铁道游击队》、《刘三姐》、《地道战》之类的,播放的时候放映机的小马达还有轻微的咔咔声。
一场电影1—2小时,放映结束后,家家户户搬着凳子陆续散去。
当时放电影的地方被称为“大广场”,不过,到了六十年代就开始盖起了电影院,和别地儿不同的是,四九城的电影院不少都是戏园子改建的,如大观楼电影院、天桥电影院、中华电影院、珠市口电影院等。
记得当时比较有名的电影院,包括大华、花市、紫光、大明、长虹、胜利、红楼、地质礼堂、西单剧场、儿童剧场、工人俱乐部等等。
那个时候,四九城电影放映网已有500多个放映单位,一年下来平均每人看电影能达到十几次。上电影院看电影,成为那时城区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但是电影院还是严重的不足,人们看电影、看演出相当困难。
所以七十年代开始,当时市区和近郊区各单位的内部礼堂有130多个,比影院、剧场多3倍,而且这些礼堂的利用率很低,通常只有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大有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