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开讲了’(2 / 5)
“当然是咱们隐秘战线的同志了。讲道理,这种戏,你想拍就要在部委有关系,可有关系了,也就要被限制了,我能保证男女主人公的剧情不变,但国安战士这边,需要考虑领导的想法,还有播出之后的影响。
这个戏我肯定不会自己拍,但主人公肯定不需要小鲜肉,又不能要那种家喻户晓的脸,所以,你很有机会。”
国安部门的戏,李算也涉猎过,只不过没有那么高大上,当年一部叫《耳猎人》的戏曾找过李算,那写了剧本的导演提出一个‘高概念’的概念,李算想了半天都没明白,回家的路上,倒是想出了一些端倪。
‘高概念’,其实就是吹牛逼,说吹牛逼也不贴切,应该是吹那种谁都听不懂的牛逼,这就是‘高概念’。
《耳猎人》讲述了一个听觉天生异于常人的普通人,被牵扯进特工争斗的故事。结果养父是间谍,姐姐是间谍,全家都是间谍,就男主人公自己不知道。
根据设定,男主人公可以通过听觉,感知人的心跳,达到人体测谎,辨认,甚至是分辨对方是否有敌意。
李算当时问了一个问题,男主人公有如此全知全能的听力天赋,为什么不知道他出身于间谍之家呢?
那导演大言不惭的说,因为父亲从小会欺骗他说,全家正在进行一场特工游戏,这也促成了他离家之后,对特工生活有了兴趣。
投资人听着这话频频点头,看来导演就是有这个说服了投资人,李算接着又说,一个人的童年生活会锤炼一个人的三观和认知,在一部二十六集的电视剧中,主人公在第二集就已经被国安盯上。
这就说明,主人公要在和国安同志们相处时,不停闪现过去的故事,以强化我们想要制造,揭开的悬念,并将主人公引向结局……简单来说,过去和现在同时进行,会增加剧集的复杂程度,不方便观众理解是一,得加钱是二。
那投资人傻了,因为李算明显更专业,他看向导演,导演又看向李算,说:“我们可以慢慢来。”
一听这话,剧本细节上的问题,李算就不想聊了,导演一个慢慢来,编剧至少要搭上一两年,导演的一生或许可以有很多作品,但编剧,重要的就那几个,其余的都是混钱。
这段经历让李算深刻的明白,就连《耳猎人》这种故事都能混到钱,并搭上国安这么大的金字招牌,我国的文艺工作者,到底是有多能忽悠……又或者说,部分领导,是真好忽悠。
现在好了,《对手》还没人写,这是真实故事改编,那就是没有版权问题,需要的,只是搭上关系,并提出构想。
绕来绕去啊,还是没能绕开人情世故。人生在世,果然谁都逃不脱啊,如果不是想干这个导演,引入规范化、制度化、公司化的剧组制度,李算是真的不想在这人情世故里沉沦。
因为人情世故的存在,就等同于告诉所有人,在华夏社会,公平是罕见的稀缺资源。
到没公平的地方找公平,不如,直接创造公平。
李算看向张颂文,对方出神入化的演技是他男主角的首选,更别提他的导演组里,还真的缺一个不搞花花事儿的演员副导演。
所谓的演员副导演,其实就是演技指导,只不过这个圈子里的滚滚红尘,让但凡跟导演沾边的职位,都被污名化了。
“张颂文老师,我诚挚的邀请你加入,或许你现在只能看到我的才能,相信不就的将来,你就会看到我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