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凡疆域所至之处,皆是子民!(1 / 2)
很快,南梁派使团来访大魏的消息就传到了洛阳,不过相比于使团的来访,更引人注目的还是南梁此次派出的使节,陈郡谢氏的杰出子弟,当代文坛的优秀典范,谢希。
陈俊谢氏,也是和杨家一样的门阀世家,只不过相比而言,谢氏底蕴更加悠久,历经南方四朝而不倒,人才辈出,钟灵蕴秀,也是世家南迁的重要代表之一。
而谢希则是如今青年一代,年轻文人的典范,一手山水诗将景物刻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闻诗如置身画卷一般。
听闻谢希率使团来访洛阳,无数世家子弟,文人墨客,都渴望与之畅谈讨教,而洛阳城的大家闺秀们也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样一个才子到底是何等模样。
人还未到,杨希就引起这样的轰动,自然是梁帝萧元宝喜闻乐见的,作为大梁皇帝的萧元宝,对于魏梁两国的国力对比,并不关心,在他看来,南北僵持已经百年有余,怎么北魏还能突然就打过来灭了大梁?
不过作为大梁文坛领袖之一的萧元宝,对魏梁之间的文化才学对比,很关心,而当听闻北朝出了个小诗仙叫什么杨安,还做出来了两首千古绝句,萧元宝觉得必须要证明一下,大梁文坛的统治地位。
好让天下看看,文坛正宗与传承在大梁,不在北魏。
因此此番为琉璃贸易而进行的访问,却派出谢希这样的才子,便暗含了萧元宝想要给北魏一点大梁文坛震撼的想法。
不过,对于忙着进行均田制改革的大魏女帝林清沐来说,对此次南梁的访问之行,未能引起林清沐的丝毫关注,在交代的礼部妥善处置之后,便沉浸于政务的处理。
在实施均田制改革后,虽然在推进过程中,遇上了大小门阀明里暗里的各种阻碍,但在林清沐的铁腕下,还是迅速推行开来,整个大魏的面貌明显焕然一新。
可是,如今林清沐发现自己显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五胡乱华之后入驻的匈奴,鲜卑,羯,羌等部族,在均田制改革中如何处置,是否应该按丁分配土地,关于这个问题,林清沐以及朝臣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林清沐的想法是针对五胡中形成明显势力的世家贵族阶层,在此次均田制中要给予狠狠的打击和削弱,当然如果其不满和反抗的话,那就完全剿灭,面对这些残余掀起的小规模动乱,如今的大魏是完全不惧的。
不过对于五胡这个世家贵族层面的处理,大魏朝堂的意见与女帝明显一致,并无分歧。
可是对于匈奴,鲜卑,羌部族的普通民众,该如何处置?则是最严重的分歧点。
在例行的朝会上,关于这个问题,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最极端者,如兵部侍郎卢善仁厉声说道:
“杀!当然全部都杀了!”
当然持此观点的人并不算多,不过对于刑部尚书袁筏的观点,很多大臣表示赞同:
“逐,先不说汉夷有别,且说这些五胡流民,在历朝更迭之时,很多已经丧失了户籍身份,自算不上我大魏子民,当将其逐向漠北。”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丞相李儒的观点,李儒启奏道:
“当今我大魏人口约有17万,其中五胡等部族之人约有3余万,请问黄大人,当初秦王林休私藏兵甲,图谋不轨,朝廷尚不敢妄动,原因在于秦国拥有近两百万人口,一旦叛乱,将严重危及大魏,而今五胡部族达三百万,卢大人竟然轻松言杀,真是说的轻巧。
再请问袁大人,陛下之所以进行均田制改革,原因便是长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失去籍册,成为流民,均田制,便是将荒芜之土地,与流离失所之人丁相重新分配,在此均田制下,很多分得土地的汉民,之前也无籍贯,请问吴大人,是将他们逐向漠北还是南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