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批量生产特等射手(2 / 3)
不过李云龙逛了一圈,对这些纪律没什么反应——部队里本来就有类似的规定。他感到震惊的,是用作训练弹的子弹数量。
“孟老弟,你这一个基数定的是不是大了点?”
八路现在倒是不兴“基数”这个说法,毕竟大部分部队手里也就那几颗子弹,供给部仓库也是空的,基本上没有弹药补给一说。都是哪里要打硬仗,就把弹药集中到哪里,子弹甚至一度成为立功后下发的“奖品”。
也就是赶走鬼子之后,情况好了不少,才根据实际情况,给弹药基数划了个标准。
不过别的国家一个基数弹药大致是多少,李云龙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比如手枪,作为自卫武器,一个基数也就几十发子弹,多了也没地用去。即使像是驳壳枪这种可以临时充当冲锋枪使用的,也就四百发到六百发,绝对不可能翻倍达到一千发。
步枪因为子弹较沉,数量也不会太多,一个基数一二百发就差不多了,孟顾问还是一千发,翻了五倍。
轻机枪也是,一个基数撑死了一千发,孟顾问直接上五千发,也是五倍。
这数量就离谱。
“有什么问题吗?”孟止戈反问道:“我这又不是作战部队,我的靶场讲究的就是一个子弹喂到饱。我就不信一千发子弹打出去,枪法一点提升都没有。”
李云龙点点头,他算是看出来了,孟止戈定的这个基数,是完全不考虑作战,不考虑战士负重的,只能作为靶场的内部标准。
不过想想一个月前,他刚到新一团的时候,那时候全团的子弹加起来,也就和现在靶场里机枪手的一个基数差不多……
太辛酸了。
“对了,孟老弟,下批物资啥时候来搬啊?你看你现在也不在咱团部里,有点什么事还不好联系……”
“很好联系。你是不是忘了,我刚刚才带你搬了两架电台?你都配备了,我还能缺?”
李云龙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电台通讯距离足有二百里,五十里地之内甚至可以语音。
“走,老李你也拿一把驳壳枪,打几发试试。”孟止戈看了看李云龙腰间的枪盒。那是一把德造十响,用了不少年了,性能早没当初那么强了。
对于李云龙这种经常上战场的团长而言,还是从他这换一把新的二十响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