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格物(1 / 2)
“研究入迷了就是这个样子的。”祝青萝向徐影告罪,“陛下莫怪。”
自然是不会怪的,徐影只目送那学生出了祝青萝的院子,方才道:“原来,厉害的先生都这么喜欢授人以渔啊。”
——无双也是这么教学生的,便如徐影和楚湘。
祝青萝就笑:“实在是人力有时尽,谁知道孩子们将来能钓出多大的鱼来呢?”
“那照先生看。”徐影指着祝青萝火速丢到工具堆里的那个简易显微镜,“从一个镜子,变成两个镜子,先生觉得要多久?”
“这就是窗户纸什么时候捅破的问题了。”祝青萝回答。
徐影叹息:“从马掌到马蹄铁,窗户纸可捅了上千年。”
“那是因为没有人动手去试。”祝青萝道,“陛下,传统文化里也有格物致知一说,但传统的格物致知都是读书人在提,自命清高,又十指不沾阳春水,格个竹,最多就是拿个凳子坐在竹子前头,想它为什么这么直,想它岁寒三友的品格,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有哪个读书人愿意拿着竹叶研究它与普通树叶有何不同,去挖了竹子下面琢磨竹林和其他林子有什么区别,认真分类树是什么草是什么而竹子是树还是草的?”
诚然,最开始格竹那位读书人,也未必是想从竹上得到什么技术性的总结,多半还是从心性的角度去格,思考着竹子腹中空空蕴含了什么哲理,竹子宁折不弯又是什么品格,并不想知道竹子是木属还是草属,也不想知道竹子都能用来做什么,竹纤维和木纤维都有什么不同,而要说什么哲理、品格,确实是搬个凳子硬想就完了。
“可是。”祝青萝笑道,“书院的孩子们都是泥腿子,做事情图个实用,是要亲自动手去试的。”
到那个时候,一个放大镜看不出牛痘脓液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就想办法扩大放大镜的倍数——这其实很简单,中间越厚的镜片放大倍数越高,可是这也是有极限的,即便做成个球,还是会看不出牛痘脓液是什么情况。
那就得让学生们去琢磨,如果一个放大镜的效果有限制的话,有没有可能用两个放大镜叠加呢?甚至三个?
想不管用,试一试嘛,两个放大镜之间从严丝合缝的叠加开始试,一点点拉长距离,等对上焦了,那就是显微镜的雏形呀。
“看明白了牛痘,还可以琢磨为何在疫病防治时用烈酒涂抹手不会生病,如果烈酒可以,白糖可不可以,食盐可不可以,在水里化开的食盐是什么效果,干抹食盐又是什么效果,还有人手上有伤口,抹上烈酒和食盐都会疼,是不是同一个原因……”祝青萝简直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若是能把这些事情弄明白,陛下还觉得将来需要担心么?”
所以,即便祝青萝并没有给徐影什么“不会出事”的承诺,徐影都觉得,自己确实没必要再追问下去了。
未来就是充满挑战的,而祝青萝正在教这些孩子应对挑战的办法,知道这个就够了。
她深深对祝青萝行了一礼,道过“先生辛苦”之后,就离开了书院。
祝青萝看着徐影离开的背影,想提醒个事儿,想了想,终于是什么话都没说,目送了徐影上车之后,就转身回了。
倘若是平时,以徐影平日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绝不至于看不出祝青萝的不对劲,但现在毕竟有一些“如果对外贸易又带来了什么毛病,大魏还有没有那个幸运挺过去”的心事,便忽略了。
事实上,在对外交往中,即便带来一些疫病,祝青萝都不算太担心——在她所知的历史里,虽然确实有病症因全球化而四处肆虐,但世界人民最后都挺过去了,并没有因此而走向地区之间各自为政,真没啥好担心的。
她主要是揪心于自己所知的,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没有太好解决办法的事情——生物入侵,像是澳大利亚的兔子,美国五大湖的龙虾,诚然中文互联网上总有人信誓旦旦“到我中国来给我一口铁锅我能把它们都吃了”,但……不过口嗨而已。
水葫芦你吃一个?福寿螺可浑身都是寄生虫!即便是各路人马说得都想订机票去大快朵颐的五大湖的龙虾和鲤鱼,以五大湖的工业污染水平,一口下去即便不是半个元素周期表那也差不多了,谁下得了那个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