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纪灵归来(1 / 1)
若在往昔,空荡荡的南城承载几万人根本不是问题。
可眼下,数万人一次涌入已残破不堪的南城,且皆是嗷嗷待哺者,近一半还是身患各种疾病及身有伤残者,这给陶应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有点大啊,这已超出哥的能力所及。 救人防疫防备有人趁火打劫,这全得靠陶应指派。 唉,干事不仅仅需要钱粮,更需要得力的帮手! 这一刻,陶应更加体会出手下无人的苦恼。 好在有糜芳这个南城令可以将就着应付一二。 子方,立即派人统计入城的这群百姓,将他们按技能分类利用,不能让他们闲着。 人闲事出来,狗闲屁出来。 为了防止刚放下刀枪饱餐一顿的原黄巾流寇没事干找事干,陶应给糜芳又指点了一番。 无非就是甄别出老弱精壮,挑选出技术人才,打铁的烧窑的木匠等,分门别类。 糜芳本来就不是笨人,在这方面反倒很精明,加之有陶应官家陶安的帮忙,上手地也很快。 待简略的一番分工之后,饱餐一顿的黄巾贼,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自我救赎。 先从解决住房开始。 眼看已到十月,泰山郡一带也慢慢变得寒冷,若住房不解决,居无定所衣衫单薄的流民百姓,还得冻死。 糜芳指挥从几万黄巾流寇及当地幸存百姓中挑出来的一百多泥瓦匠,将城外几处无主的砖窑修葺一番,开始热火朝天地烧砖。 在泰山郡,可耕种的土地很少,但山上有的是木材,由陶安居中管理,一队队人马在专业木匠的带领下,上山伐木。 呵呵,怪不得大锅饭吃不下去。 陶应目睹身体孱弱,但干事热情高涨的百姓,由衷发出一声感叹。 当然,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任谁做事积极性都会很高。 为了活下去的普通百姓如此,为了千秋大业的陶应也是如此,概莫例外。 陶府君,您是俺的再生父母! 府君,只要有了田地房屋,俺一生一世给您做牛做马! 府君,以后俺的娃,真能上学堂读书识字吗? 身边有糜氏卫队护卫,陶应骑马在城里城外到处转悠。 遇到不顺眼的指点一番,遇到顺眼的嘘寒问暖几句。 半天下来,在一应流民黄巾士卒中混了个眼熟,威望也逐渐高涨起来。 夜幕降临。 由于南城县本就没有几间完好的房屋,连同县衙也残破不堪,陶应便在城中集中划出一块地,生起一堆堆篝火,众人皆围着火堆休息。 父老乡亲们,只要你们跟着本守好好干,本守在此许诺,给你们不但分田地,娶婆娘,将来你们的孩子个个有学上,年年有肉吃,季季有新衣穿。 这么难得的机会,不画饼鼓动说不过去,若非自己本身就是地主阶级剥削阶层,陶应都想效仿后世,来一场诉苦大会,排演一出《白毛女》。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债,整七那个天,三十那个晚上还没回还 陶应暗暗摇头,人间往事几千载,受剥削遭迫害的永远是穷苦人,但心再同情与不满,眼下的他还做不到大义灭亲,先革了老爹陶谦的命。 不过,对陶应来说,不是没有其它办法鼓动人心。未来在本守的治下,绝不会再出现老无所养,幼无所教,贫无所依,难无所助的情形,若本守做不到,不等大家动手,本守会自裁向天谢罪。
终于抛下提心吊胆与天争命的日子,不论是原来的黄巾士卒,还是劫后余生的南城百姓,个个面露生机,对陶应描述的未来忽然变得很热盼。 陶郡守,俺们跟着您干! 什么时候分田地? 俺想要个婆娘! 慢慢地,夜晚的气氛热烈起来,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欢声笑语。 田地,明天开始分,不分老幼男女,每人十亩田。 等分完田,趁着大地尚未封冻,你们将自家的土地都好好理一遍,来年春天,就可以耕种了;到了秋天,就可以吃上自己种的粮。 陶应很清楚,要让这些人彻底归心,分田是最直接的办法,画什么饼,都没有土地来得快。 主公,这里的田地都是有主的。 糜芳眉头微蹙,善意地提醒了陶应一句。 虽然这个提醒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拆台的意味,但糜芳更担心陶应信口开河,到时兑现不了承诺,引起刚刚招安的黄巾流寇反弹。 泰山郡,本郡守说了算! 陶应先瞟了一眼一脸担忧的糜芳,又将目光投向满含期待地瞅着他的百姓身上,再次信誓旦旦霸气十足地重申了他的决定。 明日,就地分田。 在陶应眼里,有主又怎样,黄巾过处,有产的都变成了无产,即便活下来举家逃亡徐州的大小士族地主,又有几家能留着地契。 再说,就那一根竹签,哥不打算认,还是扔到井里,让后世考古去吧! 陶应语落,百姓欢欣若狂。 有了陶应这个郡守的话,加之他身后还有一个刺史爹,百姓信心大涨,再无疑义。 陶府君,我们这里人多,田不够分怎么办? 这也是百姓担心的问题之一,他们不担心分多,就担心所分的田地,交过税,不够吃,白忙活。 你们莫担心,南城的地不够分,就去费国分,若还不够分,就去南武阳,总之,偌大的泰山郡,总有你们的田! 若你们还有更多的精力,还可以去开垦荒地,本守承诺,自己开垦的荒地,五年内免税。 第二天,有了固执己见的陶应背书,糜芳按照陶应的方法,将人分组,在全南城县境内丈量田亩,待统计完,就会按照每人十亩的标准分田。 子方,百姓不能过于集中,这不利于管理与耕种,在南城周边设村分流。 陶应又指示糜芳,将聚集在南城的百姓,按每百户隔十里设一村的模式分流。 如此忙忙碌碌一天下来,南城这个样板间,终于有了一点后世乡村的模样。 未来建设泰山郡,比照南城模式进行。 陶应之所以费心费力地指导糜芳在南城搞乡村建设,目的就是一劳永逸地解放自己。 二公子,纪灵回来了。 终于理出个大概头绪,坐在大帐中的陶应,刚舒了口气,陶安匆匆来报。 哈哈,哥的庭柱来了! 陶应大喜,一扫满身的疲惫,精神抖擞地疾步奔出大帐,迎接颜良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