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洛阳之变(3 / 4)
陈登、戏志才几人有种感觉,即便陶应身边没有他们,陶应也能够打下眼前这份根基,陶应不是在依靠他们,而是他们登上了陶应的顺风车。
“不过,青州今年能够大丰收,除了农具的改进外,要感谢我们远在幽州的主帅赵子龙!”
自冀州一别,陶应近一年没有见过赵云,要不是幽州太远,心中还在关注着洛阳的时局变化,陶应都想亲自去一趟幽州。
“若非子龙为青州、兖州输送大量的耕牛,也不会出现亩产十二石这样的高产!”
这个时代,因为种种的原因,亩产很低,一般田产粟三石,折合下来也就是二百八十斤左右,小麦也就一百五十斤左右,如果达到十石,已经属于高产田。
“主公所言不虚!”
陈登在冀州时见过赵云,此时听陶应提及赵云,也由衷发出赞叹。
“赵子龙虽武将,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但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兼有儒臣体用,若非主公慧眼,恐明珠蒙尘矣!”
出身寒门的赵云,年龄不过二十二三,若非遇到陶应这样用人“任性”的人,即便赵云再英雄,也不会这般早有用武之地。
戏志才、步骘、卫旌皆若有所思地望着陈登点点头,他们都没有见过赵云,此时听陈登一事两夸,便明白是在暗示他们要对赵云重视。
当然,即便陈登不暗示,以戏志才三人的智谋,也绝不会小觑赵云。
赵云年纪轻轻便出任幽州兵团主帅,统帅四万玄甲军精锐步、骑,那就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不过,既然话少的陈登会多此一嘴,戏志才、步骘、卫旌更多了一丝明悟。
“赵云恐怕比颜良、纪灵、吕岱、徐盛更得主公器重!”
陈登、戏志才等四人在想什么陶应不会去关注,此时望着在农田里汗流浃背地干活的百姓,从他们满是喜悦的笑容里,就知道对这个秋收很满意。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社会的命脉,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种冬小麦,在这期间,四位一定要督促郡县,发动百姓,抢修农田水利,以应对明年可能出现的旱情!”
汉末三国进入了小冰河期,天气少雨多旱,农田水利的重要就更加凸显。
“同时,各州必须要求所有农户养殖鸭子,每亩田不少于十只;各郡县必须有集中的大型养殖场,安排伤残、退役士兵管理。”
陈登、步骘、戏志才、卫旌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皆满腹狐疑地望向一脸严肃的陶应,想知道陶应背后的用意。
“养鸭子,不仅仅可以吃肉、蛋,鸭毛可以用来做棉衣棉被,鸭子还可以预防蝗灾!”
作为“先知”,陶应十分清楚汉末三国时期的蝗虫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