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疑虑(1 / 2)
有时候人生就是充满惊喜,在苏城与张无忌等人再次折返时,成昆的态度果然有所变化,答应下来可以与他们合作。
见此,苏城也并未深究谢逊是如何做到的,随后离开民宅,悄然是见了赵敏与小昭。
简单了说了眼前的局势以及后来的打算,苏城对她们说道: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内,你们就轻易不要外出,如果可能的话,把少林武当以及峨眉崆峒的人带到身边,而后都前往我方义军之内,接下来无论朱元璋有何动作,不要轻易动手。”
这么多人,苏城不可能全部带在身边,不然太容易暴露踪迹,那么也只能留下赵敏与小昭,看守这边的情况了。
“公子,此前那位朱坛主传来了消息,明日就要聚集所有义军,说是要商讨应对汝阳王大军,应该是会就此分派各方义军,去前沿各地进行防卫,”
小昭也说了一个情况,她刚刚还在与赵敏商议,明日该如何应对。
“明日?竟然如此急迫……”
苏城皱起眉头,汝阳王的大军刚刚渡过长江,此时应该在镇江,也就是日后的长乐帮所在,距离应天府至少还有百里之地。
汝阳王有两种方法到达应天府,一者是沿着长江乘船,不过这需要的船只太多,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二来是从长江沿岸,或者从边城镇、平阳镇绕路前行,至少也需要七八日。
应天府与镇江之间是群山峻岭,近百万大军是没有那么容易到达的。
而且应天府城高墙深,义军这边虽然力量在弱,但只要粮食足够,守城两三个月,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需要一直拖延时间,汝阳王必然是要被元庭召回的。
元庭的那些人,没有人能忍受,汝阳王带领近百万大军在外,这对元庭来说威胁太大了。
就如同此前所说的,以守为攻才是最佳的抉择,但此时朱元璋的决断,却明显背离了最初的计划。
“从我们先前的推测来看,汝阳王与朱元璋达成了某种默契,此时看来的话,极有可能,是朱元璋打算借刀杀人了。”
苏城淡淡说道,他心中明白,其实相比较与他,朱元璋真正要对付的,是明教高层的亲近势力,他的人只是顺手捎带了。
“大敌当前,还……”
赵敏本想讽刺几句,不过想起元庭的情况,不由得意兴阑珊,没有了说话的性质。
苏城闻言也是一阵沉默,其实所有人讨厌内斗,但真到了事情来临的时候,大家的想法必然都会一致,攘外必先安内。
这可能是人的劣根性吧,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几乎都是亡于内斗,前朝的赵高胡亥、晋朝、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等,元朝不用多说,后来的明朝也是,至于清朝更是被袁世凯从内部解决。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这一点苏城从后世而来,比其他人了解得更为透彻,因此他虽然不喜欢做这些事情,但局势的发展与周遭的环境,却不得不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种事情……哪怕再过千年、万年,也是会继续存在的,我们都要接受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