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选炮灰只想活着(13)(1 / 4)
晚上临散场之前,耿栋跟郑学敏说:“忙完了这阵,咱们申请加盖两间屋子,就贴西墙盖两间小厢房。”
郑学敏点点头。俩人已经结婚了,日子就得过起来。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孩子呢。
本来他们没有打算这么早结婚的,还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能等到回城,由双方父母帮着操持婚事。
他俩是一个地方来的,下乡也没有隐情,别的孩子大的大小的小,就他们合适。
当时下乡政策刚出来,大家都是懵懵懂懂,符合政策就来了,也没想过怎么去逃避。不像后来,早下乡的人提供了很多乡村生活的素材,让他们知道了乡下的艰难,爱孩子的父母就帮着想办法,不受宠的孩子被推出来挡灾。
撕下了多少温情的假面具?引爆了多少家庭矛盾?
耿栋和郑学敏刚下乡的时候,家里还写信寄东西不断,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收到的家中来信越来越少了,补贴也是一减再减。
耿栋那边,他大哥生了两个孩子,爹娘要帮着养孙子,分钱的人多了,给他的可不就少了。
郑学敏那边,不光大哥生了孩子,她妹妹也到了下乡的年龄,为了逃避下乡,自己找了个人嫁了,父母得帮着置办嫁妆、准备压箱底儿的钱,忙着呢,哪儿还顾得上她。
都说远香近臭,可是这种香臭也就体现在话语中。真正让父母操心的,还是眼前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提起耿栋和郑学敏,肯定都是好话,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骂一顿给点好处来的实在呢!
现在还算好点,离得远,矛盾显不出来,等到他俩回城,就会涉及到各种问题,房子、工作,都是事儿。
纪珊觉得,很多父母的脑回路,有时候也不太正常。离家多年再回来的孩子,就好像已经不是他们的孩子了一样。
他们为身边的孩子操持工作,操持婚礼,操持孩子,操持房子,离家多年的这个回来了,张嘴就是:“这么多年你不在,大家都习惯这么住了,总不能你回来了,就让你的侄子侄女没地方住吧。爹妈这些年,全靠你大哥大嫂、弟弟妹妹照顾,你也没在跟前尽孝,就别跟他们争了。”
好家伙!侄子侄女都好意思让他们的叔叔姑姑没地方住,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没在跟前尽孝?是我们不想吗?是我们不愿意吗?
我可去你的吧!
偏偏这些知青离开家的时候都年龄不大,对于家、对于父母还有天生的依赖,一旦可以回城,首先想到的都是回家。
大部分人都得回去撞个南墙,才能意识到一切都已经变了。
祝愿耿栋和郑学敏以后不会遇到这些糟心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