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案子与案子是不同的(2 / 2)
“这个…收效嘛…”朱祁钰犹豫了下想想怎么措词,见汪氏追问的紧也只好回答道:“三司近年主张刑案应当有足够的谦和性…就是…就是那个…能不入刑的尽量不要入刑…这个你懂吗?就是…就是那个…官衙要尽量少判量件,对,就是少判案件。”
“不懂。”汪氏听着一头雾水,眼睛直勾勾看着朱祁钰,明显透露着不信任。“爷还是明说吧,是不是朝廷根本没有办法治理好天下?”
嘶…这话说的,真让人寒心啊,这还是亲老婆说出来的话吗?看样子这老婆不太能要了,得多找几个贴心的好好安慰一下才行。
“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我就直说了。没有。”朱祁钰像是破罐子破摔一样说道:“为了能够显出大明朝中兴之象,体现我中国的国泰民安、一片祥和,三司在内阁的支持下坚持要求各级衙门以调促结解决民间纠纷。”
以调停的方式解决案件,甭管是百姓击鼓鸣冤还是拦轿告状,先统一将所有的案子都安排几个乡绅里老来做和事佬。和事佬嘛,懂不懂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讲心。告状的被告的都叫来,两头表示同情与支持,把人先安抚下来,然后再一点点磨……
第一关都过不了,这就有部分人受不了之后也就被动选择了和解。
至于被动不被动对于衙门而言不重要,衙门里要的是和解了!只要和了,没立案就是一份功劳。再说了,没立案就不用审案、破案,那就没有判错案子的问题了。
按照景泰朝的要求,判案要尽量标准化,统一化。不能同样是惯犯偷了只鸡,甲县的张三叛了杖二十,而乙县的李四却是罚钱一吊。这般要求简直就是对大明立国以来衙门审案的颠覆,为了不判错案件,当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没有案子,正所谓不做不错嘛~
再加上三司的引导,地方衙门口当然是宁愿错调一千,决不立判一件了。为此,大量经济纠纷案件特别是借贷案件大量积压。眼尖的借款人看到自己迟迟没等来法院的传票…呸呸,衙门里的捕签,自然是更加有恃无恐大举借贷。而放贷人为了能够尽快收回贷款又没有办法通过衙门口彻底解决积压的坏账,于是干脆批量外包甚至直接打包将债权转售给专业的收账人……
“当然了,百姓间的小纠纷秉承以和为贵了,涉及违律犯禁的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看见汪皇后黑掉的脸,朱祁钰不紧不慢说道:“比如那些没有拿到朝廷颁发的文书擅自放贷的,官衙就抓了不少。”
擅自放贷的当然要抓,景泰朝的货币改革是要让大明宝钞这种纸币重新恢复市场信誉,甚至按原计划是打算用来颠覆周边小国经济而打造的一款秘密武器,朱祁钰哪里能受得了旁人把手伸进金融业务这个特殊行业。
现今大明朝合法放贷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宗室背景,为此连传统的典当行都被严格限制业务范围,就是为了避免有人跟皇家抢金融息差这口饭吃。
眼下又没有石油、烟草、电力这些稳赚不赔…咳咳,那啥,关系国计民生不能盈利的行业操持,可不就只有金融、畜牧、盐、铁跟海贸这些暴利行当上而做做文章了。
无公文而放贷的,只要有人告了,那必得查办。一者三司早有联合行文,为了能够区分寻常百姓间的借贷与金融借贷的区别还特意严格划分了认定标准。放贷数量明显超过寻常百姓家借贷需求的(一年内多笔放贷)、向亲友邻里以外的人借贷的(向不特定对象放贷)、累计借贷金融超过寻常百姓间借贷需求或者是单笔放贷额度明显超过寻常百姓日常需求的,一概视为违法放贷先行逮拿入狱鞫问。
同样是经济类案件,甚至更直接说同样是金融案件,这案子与案子的待遇可就不一样了。究其原因,一切都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