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 东晋第一次灭亡(1 / 1)
孙恩跳海前,东晋的都城建康已被桓玄攻破。
桓玄是桓温的庶子,也是最小的儿子。公元373年,桓温去世,其弟桓冲统率其军队,五岁的桓玄承袭其封爵南郡公。桓玄长大后,由于桓温晚年有篡位的迹象,所以朝廷一直对他深怀戒心而不敢任用。直到公元391年,二十三岁的桓玄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后又被任为义兴(今江苏省无锡宜兴市附近太守。桓玄发出那句那句著名的感叹:“父为九州伯,儿为五湖长!”于是弃官回到其封地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附近。
桓玄回到荆州,时任刺史王忱比较强势,桓玄只好处处避让,没多久王忱病死任上,“名士”殷仲堪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史书记载,殷仲堪对桓玄十分敬惮,而桓玄凭借父叔长年治理荆州的威望而专横荆州,士民畏惧他更过于殷仲堪。或许桓玄在荆州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名士”的头衔还是让桓玄很向往的,何况自己又无一官半职,王恭起事前,桓玄对殷仲堪应该是很恭敬的。
公元397年,王恭起兵声言讨伐王国宝,唯恐天下不乱的桓玄知道后劝说殷仲堪与王恭一起,并派人联络王恭,推王恭为盟主。谁知很快,朝廷怂了,杀掉王国宝等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司马道子后来得知情况后,觉得桓玄在荆州是个麻烦,于是打发桓玄担任广州刺史并都督交广诸军事。桓玄从太守提升刺史当然高兴,但又不离开老家,只是接受任命受但不赴任。另一边的庾楷都督的地区被莫名划走四个郡,很生气,便找到王恭,劝其再度举兵。王恭又喊上殷仲堪还有即使不喊也会自动加入的桓玄一起举兵,向建康讨要个说法。
这次加入的还有南郡相杨佺期。杨佺期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这一支里还有杨修的父亲杨彪等,实际到杨修就已经划上句号了,而且杨佺期先辈渡江投靠司马睿的时间太靠后,失去跻身高门的机会。然而杨佺期明明走的武将路线,又总是以高门自居,更是引来高门的反感。杨佺期虽然在中原战场军功无数,但由于其身体及其他各方面原因,殷仲堪起兵时,仅仅是其账下的南郡相。
殷仲堪、桓玄、杨佺期靠着声势,长江下游的“名士”纷纷望风而逃,三人并肩攻至健康城下,得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王恭死了,刘牢之来了。三人被吓退至蔡洲(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南江中,继续与朝廷军对峙。
司马道子打算印发任命状,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而殷仲堪为广州刺史。桓玄、杨佺期很高兴,殷仲堪很愤怒,打算回荆州杀了这两家的家眷。桓玄、杨佺期赶紧撤退,直至寻阳(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追上殷仲堪。三人交换儿子为人质,订立盟约,共同对抗朝廷。朝廷只好收回对殷仲堪的任命,好言相劝,恢复他的荆州刺史职务,这三人才各回各家。这么一闹腾,桓玄从广州调回较为核心的江州。
公元399年,司马元显主政,孙恩开始登陆三吴地区,即使司马元显不去挑拨殷、桓、杨,桓玄也一定会趁这个机会统一西府。当年荆州发大水,殷仲堪开仓赈济灾民,桓玄打算趁此机会,以救援洛阳为名起兵进攻殷仲堪。桓玄从寻阳县(今湖北省黄冈黄梅县西南附近)逆流而上,途径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区附近,对刚刚上任的梁州刺史假称收到朝廷命令,骗取江夏部队,命他督诸军前进。
殷仲堪亦派七千水军至西江口(今湖南省岳阳市北洞庭水入江处,桓玄派兵将其击败,直逼至离江陵二十里的零口。殷仲堪慌了,派人向杨佺期求救,杨佺期对使者说:江陵城中粮食都没有,不如来襄阳一起据守。殷仲堪舍不得自己的地盘,又派人向殷仲堪说:最近我们征集了许多粮草,已经有储备了,快来救我。杨佺期信了,带了八千步骑精兵前往江陵。进城后,殷仲堪只凑了些冷饭给杨佺期的部队吃,杨佺期觉得大势已去,不如直接攻击桓玄争取些希望。第二天,杨佺期的部众被桓玄击溃,后被桓玄部将追获斩杀。殷仲堪逃出江陵城,也被追获,后被桓玄逼令自杀。
公元4年,东晋朝廷任命桓玄都督荆江司雍秦梁益宁八州诸军事,荆州、江州刺史,桓玄又以桓伟为雍州刺史,桓家再次一统西府。然而桓玄的心思还不止于此,他要继续桓温没完成的事业。趁着孙恩叛乱恶化加剧,桓玄趁机在辖区内任用心腹、训练兵马,等待时机。
孙恩进逼建康,平叛之中司马元显认为刘牢之的北府兵是相当听话的队伍。孙恩败退,司马元显尝试与刘牢之沟通,鼓动他去攻击桓玄。刘牢之拒绝了,在三吴地区赚的盆满钵满,对于宗室与士族间的恩怨不想纠缠太多,实在无利可图,除非刘牢之想做皇帝。司马元显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上,公元42年正月,司马元显都督十八州军事,下诏征讨桓玄。
司马元显勇气十足,三吴地区一片狼藉,北府西府早已断绝纳税朝贡,根本没有打仗的资本。桓玄得到朝廷攻击他的密报,本打算在江陵坚守,但部下给他分析形势后,他也觉得自己机会很大,于是发兵进攻建康。桓玄的舰船过了寻阳仍未见朝廷军队,十分高兴,士气高涨。移檄上奏司马元显之罪。桓玄到达姑孰(今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附近,派人等击败并俘获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占领历阳(今安徽省马鞍山和县附近,历阳守兵仅有五百余人,对于中原大规模军事冲突,桓玄这样的类似街头火拼。桓玄派人说服刘牢之,司马元显很害怕,一直在船上看,甚至没有出兵,或许他手中也没什么兵,没多久桓玄攻入建康,活捉司马元显并将其六个儿子一并杀死。桓玄总掌国事,受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州刺史,加假黄钺、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
或许桓玄攻入建康时司马道子酒还没醒,醒来后被桓玄流放到安成郡(今江西省吉安安福县附近,数月后桓玄派人杀死司马道子,接着杀死庾楷、司马尚之等人。桓玄图除去刘牢之兵权,命他为会稽太守。刘牢之想再次反叛,但北府军其他人或许早已站队桓玄,于是北逃投靠广陵相高雅之,于,途中自缢而亡。
孙恩投海自尽,接他班的卢循接受招安,担任永嘉(浙江省温州永嘉县附近太守,朝廷内外全部换成桓玄的自己人,但出于“名士”情节,桓玄想更进一步,还是得在不断“暗示”朝廷下一点一点的推进。
差不多磨了一年半,公元43年九月,东晋划荆、江等州境内十郡给桓玄,更进封为楚王,加九锡。作为禅让前的预热,桓玄的行径遭到一些地方势力的反抗,被平息后再也没有了反对的声音。另一旁的刘裕,作为北府军的话事人,亲眼目睹这里历程,同时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对于再进一步的事情,桓玄征求刘裕的意见,刘裕举双手赞成。
这一年的十一月,晋安帝司马德宗派遣王导的孙子、东晋太保、司徒王谧奉玉玺印绶呈献给桓玄,正式向桓玄禅位。十二月初三,桓玄正式登基,改元“永始”,封司马德宗为平固王,桓楚代晋,东晋第一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