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巴赫曼尼之战(1 / 3)
东边的战报不断地传回晋王府,对于这个进展,朱棡还是比较满意的。
陈桓和村上允吉毕竟久经战阵,只要朱济熺不乱搞就是躺着刷功勋,当然能够有所收获的话朱棡会更加开心。
巴赫曼尼的脑回路就相对比较正常,对于这段时间频繁发生的边境摩擦,自知不是对手的巴赫曼尼果断从心,但凡涉事人员一律从严处理,更是约束军队,不得展开任何行动。
面对这种完全躺平的,朱棡也是非常无奈,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后朱棡也顾不上后续统治中可能会存在的尖锐宗教矛盾。
巴赫曼尼的边军竟然屠杀了数百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印度教信徒,朱棡表示巴赫曼尼过于残暴,为了保护治下印度教教徒,维护穆斯林和印度教的和睦,朱棡决定出兵征服巴赫曼尼。
涉及到了宗教问题,巴赫曼尼的苏丹无疑被直接将了一军,如果在印度教和穆斯林之争的问题上,他再有所退让,那么他的苏丹之位肯定将会坐到头。
巴赫曼尼苏丹别无选择,不得不正面对抗明军。
不过总算是比三哥土著的智商在线许多,借着宗教大义的名分,不但号召所有的穆斯林信徒,更是向其他穆斯林国家求助。
可惜此时的德里苏丹国已经和帖木儿打的火热,根本没有人分心他顾。
巴赫曼尼地处德干高原,朱棡这些年早有准备,此次带去的多是山地部队,能够较好的适应山区作战。
同朱济熺方面一样,最大的问题是气候,三哥温热的气候环境虽说利于农耕,但是对于行军却是很大的挑战。
朱棡的进军也不算顺利,夏日炎热的气候加上在德干高原作战的双重挑战中,非战斗减员的人数一度高达数千人。
炎热的气候加上充足的降雨,要不是朱棡经验丰富,这两年内准备了大量的药材,他也不敢想象后果会是如何。
由于赶上了雨季,炎热的气候,加上频繁的降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明军举步维艰。
唯一的好消息应该就是来自农学专家,专家们经过实地考察以后,得出结论:德干高原适合农垦,特别是大量的黑土十分适合种植棉花。专家们建议朱棡除种植部分粮食以供日常开销之外,其他的土地都种植棉花,实行大规模耕种。在粮食作物方面,前两年刚刚从新洲带回的玉米,则是被重点推荐。
由于德干高原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德干高原等于是居高临下控制了整个印度,朱棡也是十分重视。
一边占领,一边就同步开始了筑城工作。
由于朱棡运气实在差到了没边,连月的暴雨,加上军中爆发的疫病,朱棡的进军时间不断被拖后。
但是终究是准备充分,加上朱棡超强的个人能力,在克服了千难万阻以后,朱棡的大军终于在秋季到达了巴赫曼尼国都——古尔伯加。
由于泥泞的山路限制,此时军中仅有一些轻型火炮,攻击城池的重型加农炮至少还要旬月时间才能抵达。
朱棡也不着急,包围了都城以后就开始打起了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