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33(2 / 3)
刚点完第四个,服务员就说:“够吃了。”
万慧来将信将疑。
等菜上来,天啊!竟是四个大盆,把四菜一汤的汤都免了。
令人难忘的还有腊八黏米饼。
原来有位邻居奶奶没有上过学,所识的字仅限于日历上简单的文字和数字,但她十分虔诚地崇尚民族传统文化,每一个节日和民间风俗,在她那里都是神圣的。
她不仅亲手制作红彤彤的灯笼、散发芳香的荷包、裁剪春节张贴的挂钱儿,而且精心准备正月十五的元宵、清明节的鸡蛋、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饺子……
每到节日,作为邻居,能经常吃着奶奶亲手做的美食,看着烘托出节日气氛的红火装饰物,听着那位奶奶讲的与节日有关的民俗故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在这些民俗文化的滋养,孩子们也慢慢长大。
在众多的节日中,腊八节给万慧来留下的印象很深。
万舍成爸爸给自己熬的腊八粥
那天,她们除了能喝到用四样米、四种豆煮成的腊八粥外,还给她们做一种特殊的美味——黏米饼。
黏米饼是用大黄米做成的。
腊月初七这天,就早早的把黄米淘洗干净,磨成黄米粉,晚上把黄米粉和成面团,放到热炕上微微发酵。
腊八这天清晨,把铁锅烧热,放少许豆油,然后拿起一块黄米面,放进锅里,用饭勺不停地按压形成碗口大的饼,油滋啦啦地响着。
等一面熟得差不多了,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一张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飘着香气,筋道热乎的黏米饼就出锅了。
腊月里是东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因此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一民谚。
早晨,温暖的被窝对于这些孩子,总是有点恋恋不舍,但腊八这天例外,他们还没有完全醒过来,那黏米饼的味道早已满室飘香。
那黏米饼实在是诱人啊!我们不用等大人三遍两遍呼唤起床,就会自动从被窝里钻出来,迅速穿好衣服,抢着去洗脸刷牙,因为b们早已垂涎得急不可待了。
把薄薄的黏米饼用筷子夹起一张,在上面撒上半勺白糖,卷起来,放进嘴里,甜黏适合,香软可口,弹性十足,再夹上一根酱红色的咸芥菜条,那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了!
不知不觉,两张黏米饼就下肚了,内心温暖,感到无比的幸福。
孩子们就带着这样愉快的满足感,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岁月悠悠,往事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