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坞堡主们(三)(3 / 3)
“依老朽之见”,许综一边咳嗽,一边吃力地说,“我们许家之所以成为高门,全靠先祖许褚在战场上厮杀得来的武功。当然,家父许仪参与了灭蜀,也是很重要的。”
“不错,如果几代下来没有功劳,那么会怎么样?”
“大概会被朝廷以各种罪名除掉爵位,然后家庭迅速败落下去。”
“就你所知,谯郡上下,自汉魏禅代以来,就沿袭高门地位,直到今天的还有哪几家?”
“夏侯太守他们家算一个,老朽家算一个。然后应该没有了,曹家作为前朝皇族自不必说,嵇家也衰败了。说句不好听的,你们桓家也不行,自桓司农的事之后,全没有东汉桓荣时的派头了。”
高平陵之变,桓笵出城告密,后来被夷了三族,终晋武帝一代,整个谯郡桓氏都没有人被重用。谯郡作为曹魏的龙兴之地,在魏晋禅代之际,衰败的士族数不胜数。
“那么自光武以来,谯郡的望族还有哪些呢?”
“恕老朽孤陋寡闻,还从没有听说过。”
王雍容直起身来,轻拢云鬓,微笑着看向坞堡主们:
“可见士族之所以为士族,并不在于血统,而在于对朝廷有没有用处。魏晋禅代,一下子那么多士族败落了,无非是对于新朝没有用了。”
这么冷峻的道理从一个妇人口中说出,实在是令诸位坞堡主汗颜。
“你们若要长久地保持高门地位,就得能够不断立功,而现在兵荒马乱,能够忠于晋室,坚持赋税,就是大功一件!”她毫不留情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赋税如果用在自己头上,就不是一个负担,何况现在国家危亡之际,正是用人之时。你们是在用赋税,换取未来富贵的资格。”
望着王雍容,桓景心中暗暗感叹,原来自己母亲竟然如此聪明,即使自己站在坞堡主的立场,多半也得被说动。到底是高门出身,自己得多学着些。
“想想吧,如果许褚当年,只是守着自己坞堡内的那些财富,那么他能有后来的富贵吗?诸位,目光放长远一些,如果将来晋室能够击败石勒,一举收复豫州,作为乱世中幸存的忠义之士,朝廷会少了你们的好处吗?
“反过来,如果一郡尚不能守,你们那些财富粮草又有什么意义呢?
“靠贡献重新估定士族,我们现在把功劳明码标价地算好,现在难道不是争抢功劳的好时候吗?我实在不懂,你们还能有什么异议呢?”
士族们都愣住了,呆呆地站在原地。老人们经历过禅代,发现无法反驳;而几个年轻人则被唤起了内心深处的热血,他们还存有建功立业的雄心。
桓景长舒一口气,对付士族,看来还是要靠同为士族的家人们啊。
王雍容则心中暗暗感慨,幸亏年轻时多少看过战国策这种闲书,而不是只是老老实实做女红,里面的说客手段居然用得上。
当天坞堡主们就一转态度自发报上了缴纳粮食的额度。如果按照事先商定的品定品级方案除夏侯家、桓家两家之外,另外两家大户,许家和戴家也捐到了上品高门的数额。
送别之时,望着身边的新军,桓景心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用再为粮食发愁——可以开始着手组建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