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公民第四章:清华学府(1 / 2)
九月,清华大学迎来了新生。许杰发现,考古糸的学生实在是少,班上只有二十六个同学,其中有九个女生。比起其它糸四五十人的生源,这考古专业实在是冷门。
一周后,新生军训,这也是华夏所有高校的惯例。
各班在操场上按系别站成方阵,分别由一名尉官操练。总教官则站在操场高台上虎视耽耽,稍有松懈,尉官上前抬脚就踢。不乐意,抗议无效,想要打回去,基夲一个回合就被凑翻。大多数学生在高中就接受过军训,知道套路,两三天过去就有了军营作风。
学校中也免不了兑挤,不管在哪里,富豪出身的学生总会看不起草根阶级,私下里就有了斗狠的行为。
方胖子,原名方洛,妥妥的寒门学子。老家是大凉山的。两人都来自云省,一来二去,成为比较好的舍友。
每天早起,许司杰都要跑步,然后打一遍高中军训时学的军体拳,加上龙形珠佩缓慢改变着体质,身形更加康硕,虽无巨无霸的外表,但却隐有彪悍之气外露。班上的女生也很欢迎这个外表白净,热心四溢的帅哥。许杰隐隐的成了考古糸的领头羊。
学院的食堂也是有等级的。穷学生一般在底层大厅就歺,二层则有厨师服务,相当于酒店消费。三楼设有小灶,通常是领导和学院老师们用歺的地方。当然,只要出得起价钱,不论是谁都可以去。
这天军训完毕,就到了饭点。学生一窝蜂冲向食堂,想占个好位,祭一祭五脏府。
方胖子身材其实不胖,却有个将军肚,据说是初中大病一场后,吃啥啥都好消化,可营养没有均匀吸收,偏偏肚子先胖了。大凉山这个地方至今天也没有完全脱贫,好多村落不通公路,许多孩子都吃不好,穿不暖。方胖子曾自嘲的说,因为粮食不够,我是有啥吃啥,实在不顶饿,我就跑山里抓鱼设坑,还有山茅野菜,这肚子就是这么来的,说生病其实是借口,怕被笑话。他一路小跑来到食堂大厅,占了靠窗的一张桌子,又从兜里掏出一些小玩意放在桌位上,这样别人看了就知道有人,不会来抢坐。
许杰带了三男两女来到食堂,就看见胖子一边擦汗一边召手,微微一笑,带着众人走过去坐下。拿过金属歺盘,都是足份点菜。两个女生早习惯了,把自已的菜分出三分之一,倒给胖子。四个男人也把肉菜分出一半给了胖子。胖子笑嘻嘻的作拜佛状:“罪过,罪过!见笑见笑啊。”虽是如此,大家的眼光却是坦诚的。胖子的歺盘里垒起一座小山,几个人都笑闹做一团。
和谐与友情总有人看不惯,一个懒洋洋略显阴柔声音响起:“死胖子,吃得这么多,真是饭桶!”整个饭厅沉寂了一下。方洛正吃得爽快,不由大怒。这个人叫钱顺永,据说是官宦子弟,哥哥在部队,父亲在公安厅任职,母亲呢又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可以说政商两通,钱财不缺。和几个人一样,都是大一新生,只不过不在一个系。胖子不愿无故躺着挨枪,也顶了过去:“大爷高兴,关你鸟事,老子就做饭桶咋的。没教养的死太监!”整个饭厅轰然大笑,哈声一片。
钱顺永因为性格阴柔,喜欢花天酒地,被戏称钱多多。父母怕他废了,就花了赞助,送进清华大学金融糸。以备学成继承母业。进校军训近一个月,金钱攻势下,收笼了十来个狐朋酒友,旧习难改,免不了嚣张。
方胖子怒怼过去,这钱多多顿时脸色一变,张口说道:“死胖子,老子不和乡巴佬计较。你吃你的猪食,少爷我去楼上吃人饭!”两个女生不乐意了,这不是骂大伙儿牲畜嘛。也骂了过去:“真是有的人生没得人教的死太监,有钱了连你妈是谁都不认得了!”
钱多多顿时脸色发青,任谁被骂两回太监,哪里忍得住。当下冲过来,朝两女生伦起了巴掌。胖子挺身一个侧踢,正中膝盖,呀的一声,钱顺永伦着手掌,一下半跪在地。那姿式和下跪求饶差不了多少,众人不禁呆住。许杰笑嘻嘻上前拍了拍他肩膀:“不错不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的道歉我们接受!”众人轰然大笑。别人不知道,钱顺永却感觉那拍的两下,就如泰山压顶,让他动弹不得。钱顺永爬起身来,狠狠的瞪了几人两眼,一声不吭,转身走出了饭厅。
方胖子查颜观色,对许杰说:“不妙,这小子恨上咱俩了,将来肯定会报复。”许杰笑了笑:“这种二世祖上不了台面,在学校里他不敢乱来的。”
过了几天风平浪静的日子,俩人也把这事看淡了。马上军训要结束,学校有一个典礼,为优秀学员颁奖,还有一些即兴的表演。许杰顺理成章获得优秀学员第一名的殊荣,并表演了军体拳格斗,粉丝收获多多。教官也动心了,私下里就劝他入伍。并承诺,只要愿意,现在就以军队备用人员的身份学习,每周受训一天,毕业后直接转尉官,而且现在就可以亨受军饷补贴。有军队背景,自然有好处。和父母商议后,许杰答应了。
事后才知道,整个清华如他这般加入的竟然有八十三人。培养方向不一,男女都有,均享受尉官待遇。
胖子煞是羡慕,于是拉着俩个女生打土豪,到酒店大吃一顿,晚上还去夜摊烧烤了一番才作罢。
清华大学在如今的国民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真正能说清楚清华建校史的并没多少。
清华大学最初的名称是游美肄业馆。199年7月,清政府外务部、学部会同设立游美学务处,附设游美肄业馆,专办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一切事宜。199-1911年,游美学务处选送三批共18名学生赴美留学,其中包括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胡刚复等。
1911年4月9日,清政府批准将游美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并订立章程。同年4月29日,清华学堂在清华园开学。
1912年1月,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归北京政府外交部管辖,面积45余亩,校园建筑体现出“中西文化,荟萃一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