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家书(5 / 5)
“信中还提到塞中物价高昂,需要家中买点东西寄过去:毛笔,墨、草鞋,以及…四五个长矛…头簇?”
最后一句话是“季”用高声疑问调念出来的。
说实话,他大脑现在有些混乱。
前面的东西还能理解,要长矛头簇作甚?
难道燧中需要自制武器?
由于信中没有提及,季只能怀着疑问,如实转告江顾家人。
“草鞋好说,我前些日子编了三双,正好可以给二郎寄过去,笔、墨,可能要托人一趟县城。”江伯愁眉苦脸道:“只是长矛头簇去哪儿买?让铁匠打制几个吗?”
江父沉吟道:“下水乡的铁匠只会制作农具,他们制作的矛簇恐怕不耐用吧。”
“父亲说的是。”江伯点头赞同,“二郎随时可能与匈奴厮杀,我们不能为了方便害了他。”
“姨丈、伯兄,此物交给我好了。”季拍拍胸脯,“我之前服役时认识的一个兄弟在考公署做事,找他讨要几个矛簇应当不是难事。”
“那就劳烦你了。”江父笑着,单手指着院子里的鸡,“一会儿让你姨母做鸡汤喝。”
最麻烦的矛头解决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起来。
江母与媳妇为犒劳季,留在家中杀鸡做汤,江伯腿脚不便,落得一个检查前些日子所做草鞋质量的工作,而江父则提着一斗粟去了里正家。
寻常人家想出乡,去县里办事,一般都要开具“传”、“信”证明,让立正留意所托之人是已知最快的方法。
不过,此举也让江顾成为燧长的事,以长丰里为中心,向周边乡里慢慢流传开来。
许多女儿年龄合适的人家考虑到江顾将要加冠,纷纷打听消息的真假,以至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少脸上带痣的胖媒婆踏进了江家的门。
在媒婆眼里,燧长一年的俸禄能买一百八十多石粮食,往大了说,能算个两百石的官吏。
濮阳县丞也就三百石,能给燧长这么大的官说了媒,不枉给人说了一辈子媒。
不过,这群媒婆说媒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江顾能活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