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1)
不久,那热烙烙,香喷喷,黄灿灿的油茶汤就端上桌来。不是三碗,而是四碗。榨菜一见,咂咂嘴说:“今天确实饿了,我就多吃多占了。”说着就伸手去端那多出的一碗油茶,可手刚伸到一半,就被刚进来的老板娘打了一下,赶紧缩回手问:“这碗多的是哪个的?”老板娘说,“我的,我也好久没吃了。你这个榨菜呀,吃多了要拉稀的。你忘了那次住区卫生院啦?好好向蛮子他们学学嘛,多斯文。说实话,我也多年没喝到这正宗的土家油茶了,今天就跟你们一起品尝品尝。”老板娘边说边坐下来端起碗美美地喝上一口。
猴子见老板娘什么事都知道,就顺着她的话题问:“你老人家也多年没喝这油茶汤啦?我以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土家人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我们以前在生产队时,有的社员甚至将口粮卖了,都要买茶油来做油茶喝。可现在怎么全都变了呢?“
”你看猴子多有礼貌,称我叫老人家了。好,我就给你们讲讲。首先做这油茶,别看简单,但备料要齐,葱姜蒜,炒米或爆玉米不能缺。更重要的一定要茶树油,还要本地的二茬茶叶,换了别的味就变了。先将茶油煎一下,再放茶叶和葱姜蒜炸香,掺水熬汤,最后放盐,起锅后,洒上葱花,放上炒米或包谷泡就成啦。唉,现在大家都很少吃的原因,最关键还是时代变了,吃食多了,油水也多了。哪像以前那样成天洋芋圪垯,红苕砣砣,吃得人捞肠剐肚,那时就想有点油水的油茶汤喝。再就是现在外出打工的多了,劳力少了,又退耕还林,茶树荒了不少。你们在农村时,一个人分二十多斤茶油,现在只有十来斤了。当然现在听说这茶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一斤要抵十几斤菜油,谁还舍得吃啰。“真应了那句古话,人老话多。老板娘说起本行来硬是一套一套的,很有点学问。
正摆谈间,服务员将那油腻腻,亮闪闪的蕨粑炒肉片端上桌来。望着这极具食欲的菜品,四人谁也没动筷,好一会儿,老板娘才催促道:“快,趁热吃,冷了就没这么香了。“见三人仍没动筷,不由奇怪地问:”你们这是怎么啦?这不是你们点的吗?怎么又不吃啦?别糟蹋了这好东西。“说着给每人碗里夹了一大夹蕨粑肉片。
猴子急忙拉老板娘坐下说:”你老人家坐下,不要瞎忙活,我们知道吃。你看,我们认识应该有二十多年了吧,可我们还不知道你贵姓呢。“
老板娘急忙说:”免贵姓郝,叫谷花。你们就叫我谷花嫂吧。“
”谷花嫂,刚才看到这蕨粑肉片,我就不由想起那年买肉,豹子老爹给我们证明,结果被抓回来,在食堂里吃的就是这蕨粑肉片。现在想来,心里还有点酸酸的,不是个滋味。“
谷花嫂颇有同感地说:”嗨,那些年咱中国人真是遭孽,脸朝黄土背朝天,就为这张嘴,不知遭了多少罪呀。“
蛮子接过话题说:”这是咋搞的,成忆苦思甜了。来,来,吃饭吃饭。休谈国是。“说着给老板娘倒上一杯酒,举起杯说:”我们祝谷花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干杯!“大家一饮而尽。
蛮子坐下后继续说:”谷花嫂,当年承蒙你和远山大哥关照,就像那首叫什么名字的歌中唱的,谢谢你,给我的温暖,让我度过那个年代。为表谢意,我再喝了这杯。“大家望着蛮子,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果然蛮子接着说:”嫂子,虽然事隔这么多年,有一个问题憋在我心里不吐不快,我当年曾问过远山大哥,可他不愿回答。我今天就冒昧问一下老嫂子,那年我们买肉被抓回来,那石屠户诬蔑远山大哥是死刑犯,而远山大哥又不辨护。我就搞不懂是咋回事,不知嫂子能否给我们讲讲?我是个直人,有得罪的地方请多多包涵。“本来猴子想绕绕弯子,委婉的提出来,想不到这蛮子竟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他真有点担心谷花嫂接受不了。
三人都紧张地望着谷花嫂。谷花嫂则望着窗外那酉水河上残余的落日,良久才深深地叹口气,她仿佛费了很大的劲,才揭开了那扇尘封多年的心灵窗户,缓缓地说:”“唉,都是我那死鬼作的孽,。”
三人忍不住齐声问:“谁?远山大哥?”
谷花嫂淡淡一笑说:“不,是牛牛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