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郑玄(番外篇)(1 / 2)
郑玄(公元127年~公元2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郑玄出生寒门,当时的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比较贫苦。
他从小学就学习数术,在八九岁时就精通九章算术,再到十二三岁时,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
有一次,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得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语清爽,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
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和神气。
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
而历史上出名的折节向学。就是郑玄之生平。
他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经学造诣,但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没有条件继续专心攻读了。
父母兄弟迫于生计问题,也都不允许他再不事产业而长年读书了,在十八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啬夫之职。
但他不安于乡吏的工作,不愿为吏以谋生。因此,他在做乡吏的同时,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学习,每逢休假日也不回家。
而是留在学堂向先生请教各种学术问题。他的父亲对此极为反对,并一再督责和训斥他。
但父、兄的反对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他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到二十一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
后师从当时的名士杜密,被推举到北海当郡史,这也给他更好的学习条件,但他并不满足于此。
不久,郑玄又辞去郡吏之职,入太学授业。认识了改变他一生的老师第五元先。
第五元先是当时京兆平陵的大姓,曾任兖州刺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经学博。
先后又学习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俱达到了通晓的程度。
其中《京氏易》是西汉京房写的,《公羊春秋》是战国公羊高传述、西汉初成书的,这两部书都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他师从第五元先后,又到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