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郑玄(番外篇)(2 / 2)
郑玄向第五元先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重要经籍后,尚不以此为满足,又从陈球受业,学习了《律令》。
在此期间,他还以明经学、表节操为目的,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州,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劳苦,孜孜求道,郑玄的青年时代,就是这样匆忙而充实地过去了。
到了而立之年后,郑玄已经成了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他的学问在山东(崤山或华山以东已经可以说首屈一指、无出其右者了。
虽然当时的他已经学富五车,但他自己却毫不满足。便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里,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人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
马融是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
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
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后,郑玄已经四十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这便是他折节向学的一生。
于是远近有数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
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
可以说郑老头是儒家学者之中的一个奇迹存在,一生除了学习,就是著书经典。
如果用八个字概括他的一生,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建安五年(公元2年,郑玄已经七十四岁了,饱经沧桑,身体常觉不适,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享年七十四岁。
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到后来的唐朝贞观年间,郑学更是闻名当世,被儒林学子尊为“先师”,配享孔庙。
到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常有人建郑公祠以纪念。
郑玄的学说,不管是对儒家经典的发展,还是华夏传统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