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论军政(1 / 1)
说起战争,历来是主战派腰板更硬,声音更响亮,但政治是复杂的,具体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西夏立国已是百年,早已没了当初的尚武锐气,真打起来又岂能挡住金国大军一击? 依他看来西夏无非是做做姿态,希望金国能妥协照顾一下,派人来联络也只是利用大周而已。 主和不能等同与投降,按照王桐的想法,大周从北方一路惨败,如果能在淮河一线保持对峙,已经是难得的局面。 拖延时间争取喘息之机未为不可,历史上确有很多北方强军败在南方水乡,比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最近一次是朱温的大梁,攻打江南却输在清口之战上。 但这些都有特定的背景,最忌讳的就是对前线的情况一无所知,坐在后方拿着历史书想当然。 他刚才的这一番新鲜议论,听得太子两眼放光,变刀枪战为经济战?论持久战?有意思! 他跟自己的幕僚也议论过无数次,心里有很多模糊的想法,觉得固守为上策,但总是理不直气不壮,听完这一席话顿时觉得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一下子觉得信心倍增。 他性格上确实柔弱,但并非傻子,稳守求和也是基于战略形势判断,舆论却以为他是畏敌如虎。 旁人不理解也就罢了,连从小教导自己的老师也不理解,让他心里倍感委屈,却是欲辩无力,因为许多想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现在王桐一番剖析,讲的他神清气爽,心里不仅仅是感激救命之情,更起了知己之心! 他将手在王桐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两拍,点头道:且随我来。 王桐不明所以,只能跟着太子来到内堂,看到已经有五个人坐等着,见了太子便是起身见礼。 王桐突然恍然,这里才是太子最机密的议事中枢。 听太子介绍,身形修长的是长史伍严谷;武官打扮的是左卫率詹忠野:适才发言的丑陋挫汉子是度支郎中冯铨,而那个长着山羊胡子的老学究则是录事参军杨贤璋,至于那池昌格早已认识。 看起来这五个人才是太子真正的心腹。 见太子带了一人进来,还亲为介绍,五人都有些骇异。 太子招呼众人坐下,重新以坚决的神色说道: 我意已决,立刻给姚老国公传令,如有人敢擅自出战,可以先斩后奏! 众人见其态度突然一变,都有些狐疑,良久池昌格才说道:只是朝会毕竟是商谈过的,而且是老太尉 太子点头:恩,太尉那边我自会派人解释, 众人也都是应和: 二皇子等人总还是有所交待。 各方面最好都通通声气。 是啊,是啊。王桐看着,只觉得无语。
太子自己柔弱,厚道,对妹妹爱护备至,被人救过一次命便感激不尽,讲亲情,讲仁义,确实像他的老师皇甫公望说的那样,太平时期会是个好皇帝,战乱时却没有那种冷酷无情和杀伐决断。 统治者最怕被人知道自己的心思,即便朝令夕改也不会跟人解释什么,让别人觉得难以预测才好,而太子一举一动都让人看个分明,生怕被大家误会。 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太子身边这帮亲信也都是这般,大都是诚实端方的谦谦君子习气,在这样的时代实在不是件好事。 正动着心思,太子也向大家介绍王桐。 一听原来是驸马,众人这才恍然,太子与公主兄妹情深人尽皆知,驸马昨夜又有救驾之功,因此得蒙青睐也是正常。 众人都是寒暄一番,那位丑陋的冯铨却是一声不吭,颇有些自傲。 说起这个冯铨,竟也是名门之后,王桐听说过其先祖柳国公冯元道,也是堂堂的开国元勋。 这时太子问道:淮河那边还有什么消息? 池昌格微一欠身:据报,那梁浩渊在军中甚是桀骜,经常指责姚国公老朽无用,被金兵吓破了胆子,扬言要亲自率军渡河,与金军决一死战!每次军事会议都要吵闹一通,姚国公对其极为头痛。 梁浩渊身居两浙路观察使都统制,指挥着十余万人的江南新军,颇有些按耐不住要夺权的意思。 太子内心气恨,这梁浩渊是枢密使梁仲彦的侄子,也得到二皇子的器重,朝中有人,手里又有兵,实在无可奈何。 他又问道:军需供应如何? 伍严谷答道:本月已输送娟一万二千匹,粮米约三万石,现银两万两,弓箭百万有奇,铁甲一千五百副,纸兜鍪四千余副,其余还有木炭柴草布袋等,后续粮饷还在筹措之中。 此时太子叹了一口气:只是军需浩大,入不敷出该如何是好? 杨贤璋说道:此事我等议过多次,为今之计只能加印便钱会子,以解燃眉之急。 太子摇头:不可,按例两年发行一届会子,但今年年中加印三百万两,年底又加印了两百万,若是短期内再次加印,只怕会是饮鸩止渴,到头来苦了黎民百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可轻下结论。 没想到自己的名言,都被太子给转发了,不过王桐明白,将大量货币不断投入市场,到最后只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会更加破坏经济基础,用大量不断贬值的纸币,去交换有限的民生物资,等于变相搜刮下层百姓的衣食口粮,太子看明白这一点,实在狠不下心来。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王桐猜想太子还有说不出口的理由,在断金楼里他就听说过,黄文赞就声称会通过他姐姐元妃来施压。 这的确是亲信的会议,讨论的都是一些机要信息,由此可见太子对自己的器重更进了一步,在这些具体事务上,自己也只能听听而已。 冯铨说话了,他是度支郎中,经济账目还是比较清楚到底,便回答道:以臣看来,海外贸易大有可为,或许能补助财政。明州上海镇温州泉州广州各种市舶司正好做做文章,市舶利润丰厚,若是措施得当,将来收入动辄百万计,又不必取之于民,正是一举两得。 众人听了虽然动心但都是摇摇头,北方由于战争,通过西北前往西方各国的贸易路线已经断绝,通过东南海路发展贸易确实有利可图。 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发展起来的,目前最现实的还是只能从东南地区征收捐税。 王桐听了却大感兴趣,感到冯铨容貌虽丑却是大有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