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为了理直气壮的抓贪(1 / 6)
天下第一条经度线,会穿过泰安宫,是钦天监、工部的一致决定。
毕竟连琉球国的王宫,都面朝皇宫而建,°经线甚至都不以皇宫的奉天殿为准,而是以朱祁钰的寝宫泰安殿为准。
这是工部、钦天监的恭顺之心,也是大明的礼法。
朱祁钰对这个非常的赞同。
同样,吏部尚书王直请求涨大明朝的俸禄,也是吏部的恭顺之心。
王直俯首说道:"陛下,不足俸,一定滋生腐败。"
这是王直在***中,对于大明吏治的一个探索。
大明在洪武四年、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三次定俸,这三次定俸禄,一次比一次高。
都说朱元璋薄凉寡恩,那这三次定俸禄,为何一次比一次高?
尤其是洪武二十年最后一次定俸,更是被一直执行到了崇祯十六年。
崇祯十七年,大明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再也发不出粮钞了。
在洪武年间,俸禄的发放主要是以实物的米粱为主。
在永乐年间,同样以实物为主,因为大明无敌舰队南下西洋,带回来大量譬如香料、宝石等物,这些香料是当时折俸的主要物品。
到了宣德、正统年间,则开始折钞了。
这种折钞的做法一直持续到明末,擦屁股纸都嫌硌屁股的大明宝钞,户部发俸的时候,甚至京师京官都没人去领。
两百五十年,大明的官员,没有一次加薪。
洪武年间,举人以上的缙绅只是免除劳役。
但是到了嘉靖二十四年,第一出现免田。
大明缙绅、举人、进士、官员免田亩正赋、丁役正式有了定制。
万历三十八年,在《优免新例》中,一品官免田万亩,进士免田三千三百五十亩,举人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禀生免田八十亩。
"但是高薪并不能养廉。"朱祁钰又强调了一遍。
高薪可以养廉吗?历史也证明了并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