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成就东坡(1 / 2)
苏轼从开封到黄州走了半个多月,黄州远在湖北,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开封,也比不上他曾为官一方的杭州、徐州,甚至连他的老家眉山都不如。刚来到黄州的他也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只能暂在黄州的定慧寺居住。寺院的主持对他一家也很好,他们就和寺里的僧人一起用斋。
到达贬所,要向当地的知州谒告,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黄州知州很礼貌的接待了他。寺庙里的僧人和衙门里的官吏,没有人羞辱、刁难他,这些都让他感到了温暖。虽然是贬官,但仍然须要上谢表,他必须明白这不仅仅是“上谢表”,而且必须是规范的“谢上表”。这次他也再不敢怀有任何侥幸心理——陛下不看,他也不敢再有任何牢骚,他规规矩矩的完成了谢表,踏踏实实的在黄州待下了。重获新生,也值得庆祝一下,他写了一首《初到黄州》。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时的苏轼只是把“自笑平生为口忙”当作自嘲,他还没有真正想过这一切的根源。在整个文化传统中,人们普遍认为才华和政治能力是统一的,有才华的人必定也能成为政治家。苏轼是有才华的,周围人和自己从未对此产生过怀疑,所以也理应成为政治家或者就是政治家。而回望这大半生的漂泊,最后还落得下狱,勉强逃生,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认识到,那样的等同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现实中的自己是不太了解政治的,也不太懂得行政管理。这样的参悟是痛彻心扉的,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参悟,他的心中便开始不断的涌出“情愫”,这些情愫在黄州这个心远地偏的地方无处安放,便慢慢的融入到他的篇篇不朽之作中。
起初他是孤傲的,他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道: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刻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可以读出内心的苦涩,怎能不苦涩?从四川眉山的小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科举、制举的选拔,得到欧阳修、韩琦、张方平等高官学者的赏识,成为大宋朝大有前途的官员。然而,就是一篇牢骚就深深的陷入到这无边的苦涩中,当初的那一张张媚媚的笑脸,那一躯躯不吝尊严的欠身都不复存在了。现在的他还需要找吃的,和他一样也需要找吃的是他睡觉地方的蛇,这让他的内心怎能不苦楚?但这道坎他必须迈过去,寺庙里最不缺的就是佛经,也可以和僧人探究佛理,可以用悲悯的佛音去抚慰伤口。
《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