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技术不够,食材来凑!(2 / 4)
宁建国同志效率贼高,宁城才刚说完没多久,一个中等大小的香料包就递到了宁城手上。
别小看这个香料包,对牛肉的入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宁城右手一抛,把香料包放到锅里和牛肉一起,又把火候调成小火,开始慢炖。
这个过程需要十多二十分钟,要熬到牛肉基本上熟透才行。
等待的时间有点无聊,宁城又回想起之前宁建国同志说的两大牛肉粉话题,心里想着这牛肉粉是不是也有个什么历史来源或者渊源,索性直接问了出来。
宁建国同志再忙着洗砧板,听到之后点头,表示确实有。
宁城眼睛一亮:“老爹给说说?”
“你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宁建国颇感意外,但还是很快娓娓道来:
“牛肉粉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皇帝时期。
当时实行“改土归流”政策,xj维吾尔人的一支迁到今天咱们湖省津市附近地区定居,回民本来喜欢吃牛肉面,但当地以大米为主食,找不到面条,定居到那的回民便以当地原有的米粉充当面条的替代品,创造了最早的牛肉粉。
当时的牛肉粉口味清淡,后来,我们湖省人逐渐接受并把它加以改进,使其口味变辣变咸,并加入其它香料,于是就有了今天湖省牛肉粉的样子。
当然,严格来说,最正宗的特色牛肉粉应该叫津市特色牛肉粉或者湖省清真特色牛肉粉。
其中津市米粉又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那个时候津市就有了生产米粉的店坊。
生产的米粉又细又长。
长期以来,津市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吃米粉。
而米粉油码又分汉、回两大类:
汉族油码主要有肉丝、红绕、三鲜、菌油、酱汁、蹄花、排骨等1多种。
回族油码更为丰富,主要有牛肉、牛杂、炖牛肉、牛排、牛筋、红烧牛肉等1多种。
米粉烫好装碗后,调以各种佐料,再盖上油码,餐食时,味美可口,独具风味。”
“原来如此。”
宁城听的津津有味,不禁感叹一声:“咱们国家的美食文化可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