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出版社(3 / 4)
一般情况下,出版社里是非常安静的,这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收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稿,需要编辑们进行简单的划分,然后各自审阅,觉得作品不错但还有瑕疵的,就开始联系作者,指出其中的不足,希望作者进行修改。
而发现写得十分不像样子的,那也得给人封装好了,退回原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将来稿弄丢的。
毕竟往他们杂志社里投的稿子,大多为长篇,誊写一遍极为不容易,有的人甚至是直接就将原稿发了过来,这要是弄丢了,对于原作者而言,估计要痛惜好长时间。
通常来说,当一个编辑发现了自己拿不准的作品时,那就需要几个编辑一起过目了,好与不好,都得要讨论一下。因为有的作品很难评价它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内涵,而且各个编辑的喜好也不一样,有的人觉得这部不错,但有的人却觉得稀松平常,同样一部作品,给的评价却是天差地远。
能让一群口味刁钻的编辑们都感到不错的作品,真的很少见,但是最近他们遇到了一本这样的作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时间短,他们挑稿,可那些成名作家也是挑出版社的,大多有自己固定的出版渠道,所以遇到一部好稿子,他们也是非常兴奋的。
这部稿子字数不少,但收录的都是中篇小说,而且不是原创,是一部翻译作品,作者是褚威格,是奥地利的一位著名作家。
虽然是中篇小说,但里面的人物形象极为饱满,甚至可以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里面的感情纠葛,心理活动,都写的非常不错,十分细腻。
最重要的是,译者文笔土特产,故事布局之精妙,在同时代的作家里极为少见,尤其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深沉气息,极为震撼人心,这种沉郁的风格,并不多见。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翻译作品,几个编辑交叉审阅之后,都觉得翻译得不错,而且是相当不错。
这样的人,为什么之前没有名气呢?所以众人想了想,决定还是把自称是本书译者的何雨柱请到出版社来,亲自面谈。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文笔到不到位,在言谈举止上,自然而然的就能流露出来,这是很难骗得住人的,到时候一见便知。
他人非常的好奇,这个何雨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而此时,何雨柱已经来到了出版社的大门口。
“来了,来了,那个年轻人应该就是何雨柱!咱们的大翻译家来了!”
出版社一楼的一扇窗户里,有一个人非常肯定地确认了他的身份,倒不是他的脸多有辨识度,而是在这个约定的时间里出现在出版社跟前的,几乎可以肯定是他。
另有一个人不以为然道:“怎么就大翻译家了?这本书稿到底是不是他翻译的还不一定呢。我就不相信,这样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翻译出如此成熟的作品。”
“话不能乱说,你怎么知道不是人家写的?有证据吗?”
“好了,好了,别闹了,他马上就要进来了。”
“你们看他,怎么看也不像个文艺青年。”
“越说越不像话了,文艺青年是用模子卡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