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星星点点(1 / 2)
翻看高中校历,不久之后又是百日誓师。分明是经历过誓师大会的人了,但翻看议程倒还是头一次。完全想不起那时制定的百日学习计划,因为根本就没这回事,不过誓师大会时的无人机和在那之后的微妙失落感,依旧印刻心头,仿佛就在昨日。
中考已有分流大势,入学之后的选科、分班更是不可预测,但即便如此,还是等到了还算完美的相遇。有一段段,关系淡薄,有缘分更替,如果能换换,也不一定能得出更好的结果。恰好是在那最紧张的一年里,才对学校周边与学校内部有了更多的了解。
高中时居住的出租屋已被拆除,童年时居住的村庄也有半数老人一去不复返。六户人家,有一户的老人完全凋零,另有三户残缺。已故的五人,只一人猛然倒塌,还有一人,与癌症喜丧,另外三人,缓缓有死亡趋势,这才离世。往坏了想,终将消逝,往近了看,一户凋零,两户搬迁。
求学多年,许久未归,见了面总也想不起以前在别人家里蹭饭时的种种亲切与关怀。年幼时遇着农忙时节,四处串门乱跑什么的都再正常不过了,这些年来年纪与日俱增,但有些事却越来越“清晰”。
从同龄人的故事讲起,村子中只有一所小学,他在那里上了两年。现在听说这所小学只剩下两个年级了,这完全符合预期。
同学之中有离学校远的,其中有一些是顺路的。那两年中,得到的是记忆,而非知识。大家在田野里乱走,在那些不成形的道路上踩来踩去,一大伙人推推搡搡吵吵闹闹,竟然有种漫山遍野之感。记得有一次,途径同学家的菜园,她带着他们摘草莓。
当时没有意识到大家住得不远,后来有许多树木被砍去,站在田埂远眺,这才发现有许多同学都住在目光可及之处,竟从未远离。近日再远望,到假期了,但多数房屋却依旧紧闭,所以,那里还有人吗?
现在深究这种情况的合理性……也对,毕竟在同一所村庄小学,而这么一个村子,也就那么大,不然也不可能只有一所小学,那么同学们的居住范围也就可以想得到了,都不会太远,都不容易突然消失。当他发现他们不在时,这很有可能是双方的活动范围再无关联。
最初转学时,看有哪些人名字相似,总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期待,希望遇到以前的同学,但这些期待都会落空。转学之后颇为顺畅,原本不及格的数学大幅度提升,在那之后的四年中,在这所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的小镇小学里,他始终稳居前三,有时第一。
升入小镇初中,一个年级有六个班,两个精英班,四个普通班。有时与同学谈起彼此是否是村中小学最强者,有的认可,有的却只是微微一笑。也是在此时才发现,原本能与自己扳手腕的,已有颓势。
小学一级两个班,百人,尽管彼此之间存有较大差距,但在排名上也十分接近。升入初中后排名被迅速拉开,原本看起来五五开的人猛然跌入尘埃,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五五开。
不夸张地讲,在第一步转学时,原来还留在那里的并升入初中的,恐怕不到1/2。在新学校中,能顺利升学的,也不超过3/4,而在新学校中能一同进入精英班的,似乎还不到1/8。
他与更多的人竞争,运气好时也能进入前三,最衰微时也位居前二十。他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小学第一”,但早已没了被拥护的感觉。
这一次的三年之战迎来的是中考,由于加上了体育,排名极烂。他考入的高中还算不错,不过话也不能这么说,县城里只有两所公办高中,在全市那都是排得上号的倒数,但这两所也有优劣之分。
高中时的班级情况又有些复杂,简略来讲就是,2个一级班,6个二级班,16个三级班,4个高价班。高一下学期分科并换班,入高二时换班,高三时再换班。于是,1-4班是文科普通班,5班是文科奥赛班,6-15班是理科普通班,16-22班是理科小奥赛班,23-24班是理科大奥赛班,这才有了最初的相遇。再往后数还有25-31班,这是理科复读班,32班是文科复读班。
每一次“升级”都带着一些比例。初中时有两个精英班,其中完成升学的有多少?6%?5%?4%?其实也没有那么低。倘若只考虑精英班,最终完成升学的大概有7%。
那年中考报考人数超过6人,但是,三年后高考成绩分数库里约有55人,这是应届考生和往届考生的总数,往届生超过1。显然,7%的升学率,这不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只能说是不算太落后。
再扩大一点范围,在原有的历史中,高考时一级班和二级班合起来有多少人能过一本线?一等班不足百人,二等班约有六百人,学校里过一本线的约有65人。那么,过线率是9%吗?不可能。应该不高于8%。进一步扩大范围,中考时从6人中取45人,高考时这45人中,又有多少人顺利升学?
回忆铺开得太长,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从小学时修改遇见,那到高中三年级时,已经有了十一年的相处,这听起来十分美好,似乎从未错过任何时间。那么在这十一年中是何时相恋呢?又会进入什么困境呢?
最初的同学只局限在一乡一村,到后来扩大到一镇,再后来是一座小城,而现在,似乎大得有些无必要了。以往的同学确实是同学,后来的同学因为混杂了太多所学,总觉不如以往真实。
既然尚未离乡远行,那么,一乡一村之内的,如果真的下了功夫,不难把他们找出来。在同一个镇子上的,可能逛街买菜时都能遇得到,又或是故地重游时不期而遇,这都好说。在一座小城里的,有的确实住得很偏远,但多数人进城应该也不会用到半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