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
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 > 探玄记 > 第9章 神州海隅流求岛

第9章 神州海隅流求岛(1 / 4)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逐明者 逐仙 非凡新世界 重生之我还是个普通人 赛博行者:剑染霓虹 奋斗的青春不负韶华 轮回仙主 农家有女亦倾城 一撞成婚 云顶之弈之我为棋狂

天下医药一脉,自神农氏之后,延传千年,名医迭出,其中有一位颇为传奇,其名唤“孙思邈”。

他本出身于京兆华原,自幼不幸,身患风冷奇疾,身体羸弱。家人为治疗其病,遍请名医,终不得治。至其十五岁时,为治其患,家中金财散尽。诸医师因其无财,皆将至拒之门外,不再医治。

家人担心痛哭,他却淡然言道:“《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人既不愿治,吾大可自治。”

他之所以如此言说,乃因在长年累月的治疗过程中,虽未能痊愈,却逐渐明了人体运行之理:天下生灵,皆有精元;精元匮,则外邪侵;外邪侵,则内机乱,诸恙并生,谓之病。所谓治病,便是“扶本之源,去邪之乱”。

从此他自医自试,一次入山寻药时,机缘之下,得了上清派第十代宗主“王远知”亲传道门养玄化炁之法,并授其九代宗主“陶弘景”亲著的《本草经集注》。逾三年,孙思邈竟真的将自己的风疾治好,从此开始行医乡里。

因有感当年自己因无钱被拒之医门外,故而孙思邈行医之时,不问贵贱,一视同仁,医名逐渐远播。开皇元年,皇家召之,他为避纷争,隐居太白山,潜心钻研医术。

隐居期间,孙思邈从过往的行医经验中总结,发现《黄帝内经》之中有的医理不达,乃因寻常人难以开经通脉,无法引化玄炁。于是他结合道门阴阳五行之理,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先贤智慧,集合一家,普民而用之,药到病除,病人盛赞,颂之“药王”。伴随其声名渐起,求师的人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世人便以“药王门”统唤之。

药王门之人行医,皆循孙思邈所定的“大医精诚”之志,需“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凡所救治,不问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心医救。甚至一改过往药方中,以活物入药之例,视人畜虫鸟之命如一,乃为苍生大医。

至孙思邈古稀之年,恰逢大唐“长孙皇后”难产,天下群医束手。天子经“魏徵”推荐,召孙思邈入宫。李世民观他形貌,状似少年,举止轻浮不羁,疑以为是欺世盗名之辈。便以三丝相试,皆被其一一破解。

随后他诊断长孙皇后之症,乃是逆产,一针解之,震惊长安。天子欲留其执掌太医署,却遭拒绝。随后赏其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并赐九龙金牌一面,可直入皇城禁宫,畅行无阻。

后来高宗皇帝即位,延请孙思邈入京,助力编纂九州第一部朝廷药典《唐新本草》,广颁天下医者奉行。为奖其功,高宗令其执掌太医署,孙思邈固辞不受,推脱不下,便荐其徒弟“刘神威”执掌,自己则在尚药局领了闲职。后来连此闲职也辞了,交给徒弟“孟诜”任尚药奉御。

刘神威乃孙思邈得意门生,入主太医署后,依其所学,分太医署为“医”、“针”、“按摩”、“咒禁”四科,并细化出“妇”“儿”二医,专为女嫔与幼子而设,各育专长之才,可谓创天下之先。从此药王门执天下医字之首,再无它疑。

至孙思邈一百四十二岁时,为制长生丸,以身试丹不成,故去。药王门由此便一分为二,一为“药王山”,位处华原县东五里之地,乃孙氏嫡传血脉;一为“药王谷”,位处东海“流求岛”之上,乃是孙思邈亲创之地。

当年隋炀帝遍寻黄帝玄鼎,令武贲郎将“陈稜”与朝请大夫“张镇周”,率万人跨海,东征流求,俘千人而返,复并流求入神州。

隋唐交替之时,天下大乱,孙思邈机缘之下,来到流求,观此岛四季暖湿,又罕有人际干扰,乃是天然的育药之地。孙思邈有感“虽医方无错,但药材有假,则服之无用”之弊,于是便择山中谷地,初创药王谷,以种药供材。

经过近百年的运营,药王谷如今已是天下医者胜地,不仅藏药丰富,更因与世隔海,少了许多红尘纷扰,可专心钻研医术。谷中亦如太医署那般,有医、针、按摩、咒禁四系,名为“千金堂”“神针堂”“阿是堂”“呪明堂”。各堂之中,不乏有诸世家门第,送来专习医术的子弟。其中佼佼者,每年亦会推荐前往太医署任职。

此际,流求岛西侧码头上,一艘开往泉州的船,即将起航。船上载的,便是这一届四堂的杰出弟子,往赴长安参考。而那码头上正有两名年轻的和尚,似在作别,却是沉默以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定道 洪荒都市 武道侠心 超时空的武 寇道 诸天归来 画仙问道 仙路烟尘 神话昊天 仙逆万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