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1 / 2)
景成八年十月重阳,唐军破紫荆关,凌鸿山率军且战且退,将十三万唐军引入灵塔山。十月下元,李成泰遇伏灵塔山,十三万唐军血战两天两夜,仅有百人突出重围逃往上京报信,十万北府军尽覆于灵塔山下。被围第五日,李成泰身边仅剩张彦及其不到千人的天威军残部固守山谷之中。
“殿下,我们最后再冲一次,倘有一线生机,也断不要放弃啊!殿下!”一身欲血,甲残盔破的张彦提刀冲入阵中,单膝跪地,大声泣呼。而枯坐大树之下的李成泰此时却是一副英雄末路之态,听得张彦哭喊,这才睁开眼,一手扶住立于树旁的长槊,直起身子,望向四周血腥残败之景,竟是一脸漠然,几步至张彦身旁,一手将其扶起说道“当日你若听我劝,也不至于今日陪我死在这里。”看着身旁一众残兵败将,李成泰心中悲戚,继而将长槊横放于两手之间,细细摩挲一番后,猛的一把挥出,将长槊死死钉于不远处一苍天老树身上,再拔出佩剑,大步朝着不远处王字大旗处行将过去。“殿下!殿下!”看着李成泰竟朝叛军方向走去,张彦等人赶紧上前拦阻,“殿下既有求死之心,我等从属愿追随殿下。”“我死了,你们便降了吧,他们断不会为难于你们。陪我去死,大可不必。”李成泰没有回头看他们,只是停下脚步缓缓说道。“李成琪是让你来监视我的,我也是故意走的这灵塔山,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说你还有必要陪我去死吗?回去告诉李成琪,君王死社稷,莫要丢了我李家的脸面。”
大唐景成八年十月廿日,汉王李成泰遇伏灵塔山,兵败身死,余部不降,自统军张彦始七百二十二人,悉数自戕。
“他可有什么话留下?”望着被乱箭射杀于树下的李成泰的尸身,王安生问到身旁的凌鸿山,从始自终一语不发的凌鸿山此时也正望着那树下尸身,思绪万千,被安生这一问,这才回过神来,“倒未听其有何留言,他的余部也皆自戕,并未留下只言片语。”“也算是一条汉子,不失我大唐军威!”一旁的尉迟正国却是对李成泰的战死敬佩不已。“请问上将军,该如何处置?”一旁王安倒是想起了这满山遍野的唐军尸首和这李成泰的尸身的后事处置。“厚葬!在这灵塔山择风水之处,以王侯之礼厚葬李成泰。余部唐军将士亦建坟立庙厚葬之。”未及安生发声,凌鸿山倒是吩咐了下去,“嗯,就按他说的办吧,王先生,这事就麻烦你来办吧。”接着安生之命,王安应诺赶紧下去安排一切。
“上京有密信至,李成琪现在上京可用之兵仅余神策一部,南府、监门卫已由徐质掌控。上将军,我们是否进军上京?”已在一旁静待许久的颜叔范此时上前,递上密轴,请示于凌鸿山。“鸿山,我们。。。”“安生,事已至此,我们若就此收手,天下必将陷入群雄割据,四方战乱之苦。此事由你我而起,也当由你我了结,还这天下太平盛世。”眼见王安生似有退缩之意,凌鸿山却是一把上前,按住其双肩,一脸坚定,“凡事有我在,你大可放心。待这天下大定,你若不愿庙堂之上,那我便与你游历四方,纵情山水,你可愿意?”看着凌鸿山的一脸坚定,王安生轻叹一口气,于腰间解下那枚白玉矩子令,递到他手中,“你这是。。。”见着安生此举,凌鸿山一时不知何故,“号令天下,矩子令当可助你,放在你这,比放在我这更有用。”“可安道那。。。”“阿弟前日已来信,北月汗王杨知秋被杀,现在草原已陷入内乱,他要趁此机会收复辽远,并兴兵平乱。。。他。。。”“他是王安道,也是阿史那部的族长,草原的雄鹰之主。他这样做没错,阿史那部于他有恩,若他真能以阿史那赤奈的身份一举收服诸部,平定草原,对于我们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听得凌鸿山所言,安生点了点头又看向那树下李成泰,“活着的比死了的更痛苦,想必今日结果正是他想要的。”
大唐景成八年十月,王氏大军挟灵塔山大胜之威,进逼上京,兵围天都。十一月两军战于金光门外,以颜叔范的三万陌刀军为前锋的王安生一举大破神策军,阵斩二万一千人,余部皆降。至此上京外城十二门尽皆失守,景帝李成琪及残部南府军退守皇城,四面发文希有勤王之兵的想法也就此破灭。“陛下,城外叛军有信射至城内。”“念”,被困多日,断水断粮的李成琪此时正孤坐凌烟阁上望着城外旌旗闪动,兵甲如林的场景,却是一身懒洋洋的如无事之人般,没有一丝担忧神态。,听着旁人念完信件,也仍是一脸满不在意的神情。“都到了这份了,还要念什么帝王之尊,君王之礼,呵呵,酸!徐质啊!”“老奴在。”听着景帝唤己,立于阁内的徐质一个迈步,上前回应。“行啦,叫他们别打了,朕累了,开门吧。”“遵旨。”徐质抱手揖礼,应诺刚要退下。李成琪却是低下身段轻身说道“徐质,朕。。。想去太极殿。”“摆驾太极殿!老奴恭送陛下。”听到李成琪那轻若游丝的语气,徐质抬头看了一眼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唐天子,继而大声吩咐了下去。至此,上京战事就此告结,南府军洞开皇城大门,迎结王安生众人跃马入城。
闻得景帝摆驾太极殿,王安生众人赶忙赶往大殿,却在殿门外玉阶前被一众虎卫持刀拦下,东方不礼亦是一身披挂立于玉阶之上殿门正中,驻刀而立。“小师傅!你。。。事已至此,你难道真要予他陪葬?”安生见着竟是东方不礼在拦阻他们,不禁心中惊诧,赶忙几步上前,拦住正要准备强攻太极殿的众军。“虎卫之责,当护天子至最终。王安生,天子当有天子的死法,断不能死于乱兵刀下!还请莫要勉强,以免再徒增伤亡。”东方不礼轻轻解下头上折返顿项兜鍪,放之于地上,抽刀出鞘,几步行至玉阶前,持刀面对阶下众军,一脸无惧。
“你这又是何苦。。。”就在两军剑拔弩张之际,安生竟是径直弃刀,缓步走上玉阶,直至东方不礼面前,轻声言道。“为臣之忠,为友之义。假小子,对不起。”看着一脸义无反顾的东方不礼,王安生轻叹一声,抬头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大殿之内,“他真的值得你这么做?”“他为了你叛父逆君,你可问过他值不值得?”东方不礼并未直接回应她的问话,只是看着玉阶之下的凌鸿山,笑着问向王安生。听得东方不礼的轻松笑问,安生苦笑一声,回过头与东方不礼四目相对,两下无言。须臾,东方不礼收回目光,暖声问向安生“假小子,我有一事相托,你可愿意?”“何事?安生赴汤蹈火也一定为你办到。”“呵呵,没那么严重,看把你急的。我少时随父母逃难至淮南道安州府,为吕家收留。。。今日事后,还请你将我送回安州吕家坟旁,也算是了我心愿。”“。。。好,除此外可还有其他?”安生听出东方不礼已无求生之意,心中哀戚。“不知师傅。。。假小子,还有一事,就是莫要伤害我师傅,纵使他在外人口中有千般不是,但他对于你姐弟可是没有半分恶意,你可千万不要问罪于他。若不得已,也请留他一条性命,此事算是我求你了。”听得东方不礼竟为徐质出言相求,安生倒是有些奇怪,本想再细问究竟,却被一人声打断。“大唐皇帝陛下!龙驭宾天!”
就在东方不礼率虎卫与王安生对峙于大殿之外时,李成琪一人困坐于大殿金龙宝座之上,乱发覆面,双眼木然,一心在等着叛军攻入大殿之内将其乱刀剁成肉泥。“天子之尊,至绝境亦应坦然处之。陛下,难道您还不如那前朝杨文宇吗?”闻得有人声起,李成琪赶忙回头四处寻找说话之人。“徐质?徐质是你吗?你在哪?朕该怎么办?朕不想死于刀剑之下。。。也不想要那白缎死法。。。你帮帮朕?”“陛下,这是天子御药,您当服之。让老奴最后再为陛下束发佩冠吧。”边说边从殿内阴暗处走出的徐质,缓步走上御座,将一内装药丸的锦盒递予李成琪,继而站至身旁为其梳理长发,整理衣冠。打开锦盒,望着内里的那颗小小的黑色丸药,李成琪竟是抛开了方才的那一副窘困之态,有些戏谑的说道“小时候我最喜吃的就是那糖丸子,可母后看着紧,只能偷吃。那时就羡慕大哥,想干啥就干啥,想吃啥就吃啥,老想着成为他那样的人,却也仅仅只是为了那活着自在点的缘故。长大了点,却不想了,但也不想再在呆在这无聊的皇城内禁,天天看着那些死人脸,但你说可笑不可笑,我就算当了这皇上,可也终究没能走出这四方之城。倒是与不礼那日去那西市喝酒算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日子了,徐质,你说朕当初若肯坚持着不做这皇帝,是否就不会有今日这一切?”“你生于帝王家,就注定没法事事随心,其实这一切也怪不得你,时也运也。陛下,莫要多想了,上路吧。”给李成琪梳好最后一绺头发,戴上盘龙金冠,整好衣袍,徐质退立一旁,双膝跪地,伏首于地,不再言语。须臾只听得李成琪一声苦笑后,便再没了声响,再过许久,徐质才缓缓直起身子,起身走到龙椅旁,从袖中拿出一锦帕,替李成琪抹去那七窃血迹,再整理了下衣容,这才大步走出大殿,大声宣布景帝驾崩。
听到景帝死讯,东方不礼先是一震,再看向徐质的刹那,竟是一脸惊诧,“师傅!”“天子驾崩,尔等职责已尽。散了吧。”徐质并不去看那东方不礼,而是留下一句散了吧的命令,转身又退入大殿之内。“小师傅。。。”安生还想再劝东方不礼,却被他伸手打断,“众军听令,跪!”随着东方不礼一声令下,一众虎卫皆回身面向大殿之内御座方向,双膝落地,伏首而拜。三拜之后,东方不礼却没有起身,而是一回首看着安生道“假小子,记得我方才所说,拜托了。”言毕长刀起手,径直朝着脖颈处横抹过去,一腔热血喷射而出,安生眼见未及出手相阻,东方不礼已是血染长刀,陨命于玉阶之上,不禁一把跌坐于地,泪眼婆娑,动弹不得。再看阶下虎卫众军见着统军自戕,竟也毫不迟疑,纷纷起刀自刎,一时之间,洁白如雪的玉阶之上立时鲜血四溢,染成一片赤红之色。在场诸人皆没有想到虎卫众军竟会以此方式殉节,众人见着如此情境,也只能是嗟叹不已。
大唐景成八年腊月十二日,凌鸿山为众人拥戴登基称帝,国号大宁,改元太安,定都上京,王安生受封正宫,入主立政殿,其余人等皆各受封赏,拜官授爵,自不在话下。
大宁太安元年正月,并州公孙睿于并州自立称王,号赵王,起兵二十万,四面攻城掠地,意欲染指宁武关,进而再图上京。而一直蛰伏奉国的凌平海,也传来暗通外海岛国,意欲在外据土自立。再有辽远的军报称王安道,领辽军一举收复范阳、辽远两地。继而再起狼旗,以阿史那赤奈的身份领千人疾刃玄武两军突入北月,三阵连败特拔叛军,最后于色楞格河边一举大破叛军,阵斩特拔火仁在内叛王一十七人,俘七千人,牛羊无数,大获全胜。同年进军黑石城,与城里守军及阿史那部众配合,大破八部联军,阵斩七万余首,终解黑石之围,至此,北月内乱遂平。之后赤奈拒受汗王之位,而是亲率阿史那部迎大阏氏回归王城,拥立为女主,没多久大阏氏明慧诞下一女,依杨知秋生前之愿,取名乌乐,赤奈及众部拥其为主,改称女帝。阿史那赤奈论功受封北都王,临朝监政,改各部之制为府郡制,设中央六部行省,仿中原之制治理草原,并于次年于草原兴建王都,后史称此新都为南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