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初印象(1 / 1)
一走进这座古镇,就分明地感受到一股子浓浓的富贵之气。
垂柳扫着河面,花草生机勃勃,周遭的气韵似有灵性,仿佛“江南第一富有”古镇的奇特风水还在绵延中。
这里是浙江湖州南浔古镇,镇上河道盘绕,街市后面的老巷子又窄又深。
同样都是“镇”,这河网密布的别致小城和深山陆路的田野老村在环境与文化的“气质”上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尤其当我们自驾游路过这苏南至浙北,眼前小桥流水的地理风貌与沿河起市的区域规划,展现给我们一幅独特的江南风光画卷。
“江南古镇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
在明清时期,南浔是江南“最富庶”的小城,大批生产制造商因“湖丝”起家,以销售蚕丝制品而暴富,南浔丝商所造就的“金钱帝国”在数百年的时间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国的经济。
除此之外,南浔古镇还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最早的江南小城(之一,相对其他的江南古镇按部就班的水乡风光而言,这里的人文意识开发时间比较早,开放程度非常高,时至今日这里还保留着很多“超前”的生活配置,有些“洋玩意儿”连外国都没有:
小莲庄巴洛克风格的石门、嘉业堂里珍贵的绝版书籍、藏书楼里当年震惊全县的电灯与下水引水装置、张石铭家族法式建筑中的西式舞池、舞池中铺就于百年前且至今不减姿色的进口瓷砖以及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的法国进口的单面“不沾灰”玻璃……南浔古镇26座园林那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让中外游客无不连连称奇。
南浔古镇的城区规划相当齐整,各类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备。桥梁之间的距离、河岸两侧的夹街、顺埠而下的石梯、邻水排列的民居……白墙黑瓦间,5年前的明清建筑轮廓清晰可见,江南水乡遗韵藏在连片的完整民居楼群中,如诗如画,相当典型且极其难得。
其中,明代万历年间的礼部尚书董份所建设的4多米长、1多间的“百间楼”河岸是众多摄影师和画家的“古镇标本”之取景地。
董份所处的年代正是南浔最为繁华的时期,受古人耕读思想和镇上求学之风的影响,在经过一番发奋苦读之后,他在科举大环境中脱颖而出,后一度官至礼部二品,(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一把手。不过,董份的仕途不太稳当,5岁被罢了官,告“老”还乡。
回到家乡之后董份开始盖房,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百间楼(以及其他的百余处地产,做起了“包租公”。没成想这活儿可比在朝廷当官儿滋润多了,董份家族从此“岁得利息数百万”,富甲一方。
好景不长,到了董份的孙子辈儿持家之时,这些家产就被“土改”掉了,第二年,也就是1595年,董份去世,从此家族败落,后世凋零。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是“富不过三代”,对于一个小小的家族来说,即便如何地辉煌鼎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而作为“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南浔古镇,董份的故事也仅仅是南浔古镇千年历史中一个不足称奇的缩影。
南浔古镇历史之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人的氏族部落群居时期,在“一轮明月照九州”的先秦,南浔曾经是“扬州”的一部分。南浔古镇,文化璀璨、故事夺目、历史厚重,这里不仅所出名人众多,还是影视取景地,作为原汁原味的人类文化遗产,它清高,但很接地气。关于南浔游记,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慢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