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与司康(1 / 2)
清晨起床去跑步,竟发现小区东边有个公园。园内有缓坡,散步的老人,辛勤的花匠和奔跑的我。
两千米竟也用了将近十分钟,半年没跑过步,源于看了一篇报导说膝盖是有使用寿命的。感受到体能下降的我才发觉之前的担忧太荒唐了,好在偶尔会骑自行车上下班,来回一个马拉松的里程也算从未跑步的日子里的一种慰籍。
回去的路上去超市买了红薯,用来做红薯海盐司康饼。scone作为英式甜点的扛把子,最早被提及是在1513年。名字有两个迥然相异的来源,我偏爱司康之石的说法。
苏格兰历史名城scone,其内有司康宫,是苏格兰王统继承大典的固定地点,19世纪上半叶荒废,如今是伯斯下辖的一个村落,也是曼斯菲尔德家族的领地。司康宫对外开放,有机会要顺道去看一看。
最早的司康又大又圆又扁,用平底锅制作,吃之前切成三角形。如今,又圆又扁的大饼成了bannock,司康自立门户。
随着泡打粉的普及,英伦的厨师改用烤炉来做,渐渐地成了我们所熟悉的表层略脆,内部质地轻盈松软的小面点。口感有甜有咸,咸的主要在苏格兰,用土豆面做成,是其传统早餐的标配。
红薯海盐司康饼是我徒弟分享给我的一个配方。红薯切丁煮一分钟,晾凉备用。低筋粉、泡打粉、盐、白砂糖,搅拌均匀加入切块黄油。搓成玉米面状加入红薯和白芝麻混合,再分批次加入牛奶,最后将面团整形烘烤即可。由于刚好没了牛奶,又不愿再下楼去买,便将多余的红薯加了龙舌兰做成红薯泥,以弥补没有牛奶造成的湿性材料的欠缺。
大概我有将错就错的天性,也或许偏爱先生在《素履之往》的那句“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上次和帅哥,我徒弟约好五点在香山脚下集合,去山顶看日出。我头天晚上做了几个三明治,出发前用烤箱加热后,放入保温袋。
三点五十,推上自行车出门。百度地图导航了徒步路线,骑自行车我一向是按徒步路线,总觉得徒步路线会更近,而步行能走的路,自行车有何不可呢?
顺着温北路到温泉路,顺着温泉路骑至龙潭加油站,便走上一条无名山路。开始觉得导航错了,再加之那条路没有路灯,弯延到目不可测的黑暗里,有些……瘆得慌。
我便又回到温泉路,但骑行没几分钟却又回到了温北路,那就是我平时上班的路,要绕过百望山,心有不甘,便又折回到之前的山路。
遇到几个爬山的大爷,问这条路能否到香山,大爷说能,但问我为什么要推着自行车上去?我回答因为我骑着自行车来的啊,大爷说年轻人就是体力好。
我当时只知道这条路13公里,但要翻越海拔672米的香山后山便是那时我所不清楚的啦。眼见坡度越来越陡,山路又何止十八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