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闲谈(1 / 1)
大顺不识字,是个耿直实在人,心里有啥,就要说啥,特认死理,不看别人脸色,说起自己犯错的事儿也不给自己留一点颜面。听得父亲这么说,他似有要彻底说清楚的意思,望着父亲的脸,竟把自己的身世和下放回家,以及做生意搞投机倒把的缘由,一五一十全讲了出来。父亲听着不住感叹,啧啧声不断。
原来,大顺祖上家境贫寒,在南山有几亩薄田,世代以耕种为生。从没想过脱离农门,也没想过离开南山到山外谋生,更没想过到古都来讨生活,自然也没想到最终还当上了古都城里的无业游民。
大顺来古都的原因,是早年他们家族与同村另一家族存在地头之争,搁下了冤家孽债。他爹怕他遭到仇家暗算,迫不得已,只好让他逃离家乡,远离是非之地,经过人托人,最终安排他到百里之外的古都,去他爹的表嫂娘家姨奶那个远门亲戚开的饭馆里落脚当学徒。
那年月,生活艰难,为了有口饭吃,有个结实些的饭碗可端,孩子们学起手艺,如同读书,都很刻苦。大顺自然也不例外。厨子功夫,没过几年,早已学得烂熟。这拐了十八弯儿的远方亲戚见大顺勤快,老实,实在,手艺学得好,人长得周正,性格也不赖,看着女儿大了,到了该出嫁年龄,便有意把自己闺女许与大顺为妻。言明说定,不改名,不换姓,不是上门女婿,只要将老俩养老送终,这家业也就由大顺继承。
这老俩说得直白,家里无儿,仅有一女,这样决策也就是盼着上年纪之后有人照看,百年之后能给立个“大馒头”。
大顺感恩,自然孝顺,对待两老如同亲生父母。几年之后,送走两老,小两口生儿育女,日子过得也算开心平稳。
这事儿发生在解放前,距离古都解放也没几年。父亲连连赞叹:”这是交了好运,交上了好运。”
哪知大顺并不满足,硬着脖颈,说:”这哪算好运?真正交上好运,也就是古都解放那前一天。谁又能想到,就因为那天给解放军大部队做了一顿饭,解放后,履历填表,我还是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也成了同志们当中的老资格。”
这话让父亲听着挠头了。父亲由不得问:“哦,你是建国前参加工作,跟解放后参加工作的相比,你还真是算得上老革命了。”
大顺不吹牛,实话实说:“老革命不敢说,建国前参加革命这是有据可查的。”
父亲没有打断他的话,听他慢慢往下说。
大顺不好意思笑一笑,接着说:”解放军攻城前一天,我铺子里没了麦子,也没了面。我想省那一点儿脚力钱,就把两个布袋绑到扁担上,扛了扁担,要去乡下买些麦子回来磨些面。
”天灰灰明出城。出城还没走多远,根本还没顾着进村去买麦子去买面,只见一群年轻人,扛着担架,抬着门板从村子里急急涌出来。我觉得奇怪,见有认识的人,连忙问他们这是去干啥。他们跟我说,解放军来了。解放军要解放古都。解放军围住了古都,解放军开始攻城了。”
大顺说,他觉得奇怪:”早间还没动静,这还没过两个时辰,这城就让围起来。这说攻城就攻城。这城里百姓可是要受症。孩子媳妇还都在城里,我得赶快回去,不让媳妇出门。”心里这么想,连忙往回赶,出村还没走多远,只见跟他答话的那几个哥们儿拐了回来,让大顺跟他们去东门外抬伤员。
大顺本来不想去,说自己的媳妇还在城里,他得赶快回城里,他为媳妇担心。
那些弟兄听他这么说,也都笑起来,说他:“别说这时候你进不了城,即便你这时候进了城,枪子儿不长眼,一颗流弹把你撂那儿了,你可是白死。再说呢,解放军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解放人民的。解放军为人民打仗,你不帮忙,临阵逃跑,等到古都解放,你就说不清了。你跟我们去抬担架,待到古都解放,你也就成功臣了。到那时见着你媳妇,你媳妇也得说你有能耐,有本事。”
那几个弟兄的一席话把大顺说动心了。大顺掂着扁担跟着他们向东门外跑去。他是去帮助解放军部队抬伤员。哪成想,伤员没抬成,他竟成了火头军,转眼立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