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豫州风云4(2 / 3)
原本三老只是教化之职,并没有政事之职,但是未免地方豪右把持了经学,然后自然得陇而望,或是仗着家族权势对于郡县之内的事情加以干涉。
然而郡县之中的官吏,也慢慢的有涉足于教化这一块的内容,地方小吏以仁德化民的记载多了起来,“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
三老这种半官方的职位也逐渐的模糊化,一些是完全的虚化了,一些却涉足到了基层的政治体系当中。
魏晋时期也有三老制度,只是不太重视,确切的说士族已经占据官场的主动权,现在好不容易把权利拿回来,有谁会把自己的权利分享他人。
袁敝对这个问题暂时不想回答
而且每一层的执行者都会在其中加上自己的个人利益,就像是卫留给自己家族里面的人带话一样,多少都会有瓜葛一些,如此一层层的加码下来,到了底层往往就南辕北辙,善策便成了恶政。
这种传承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陈诚,徐兵,刘汇都是较为好学之人,比起后勤公署部长黄同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说,他们的条件更差,但是换一个方向思考的话,陈诚,徐兵,刘汇等人至少没有太大的脾性,当然没实力自然没什么脾气,不能一概而论,寒门士族有时候做的事情比士族更加可恶。
之前袁军的要求之下对于基层兵卒的培训,的确也是袁军在这个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因此说来,或者像黄家里面的这些介于士族和黔首之间的人,才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而且从忠诚度来说,或许会更加的让袁军放心一些,而且这一项工作若是展开了,不亚于就是从基层开始改良,等到这些老兵退役之后,甚至可以安排到乡县一级做一些小官小吏,从而改变乡间地头全部被士族把控住的局面……
未来的事情谁都无法预料,虽然袁军此时还能有一些先知的优势,然而必定是无法持久,所以能够多准备一些手段,才是袁军现在需要做的事情。
天下很大,野心家很多,因此,贸然的四处出击绝对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只能是加强自身的内功,等待时机的到来。
就像袁军展开自己的家业,,不由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绢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袁家在这一带的产业……
袁州郡有四分之一的商铺店面,是属于袁氏的……
万载县则是占据了一半还多……
还有铜仁县等其他县城……
涉及的行业,包括米粮、布匹、食盐等民生物资,也有像质铺、酒楼等其他产业,甚至包括造纸、雕刻、铸造、养殖等等其他相关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