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奉为座上宾(2 / 3)
拥有神魂的张弼就等同于他拥有真仙的身份,即便他被贬下界,也类似于佛门的九转灵童,或者是拥有佛门清净无垢体之类的特殊命格一样,天生便具有提纯灵气的能力。
换句话说,过去的张弼倘若愿意放下自身坚持,用修真的方式来获取灵气,再将那些灵气分解为杂质,最终转化为云炁,以满足云炁在这个世界是垃圾的特性,自然就是先天之气。
但如今的张弼没有了神魂,这意味着他在这个修真世界可能会在修炼的时候出现杂质以及有了走火入魔的风险,而在这个基础上,他将外在灵气转化为云炁的风险无疑就陡升了无数倍。
所以,如今的张弼所需要的就不是一套儒门圣气的修炼方式了,而是需要有一个儒门圣人将自身的玄黄之气分给他一些,让他拥有一些纯净的玄黄之气,再将这种玄黄之气分解而成的杂质来转化云炁,在这个修真世界的修炼体系中逐步完成筑基。
换句话说这相当于是一种原始积累,只要渡过了这个积累的阶段,那么从今往后就可以平步青云了。
毕竟,正一道虽然没有修炼体系,但是正一道的道法在最纯净的云炁的加持下,在各种符箓效果的驱动下,同样也可以在这个修真世界中辅助达到修炼体系的作用。
那么,那个老者会愿意将他拥有的玄黄之气分给自己一点吗?
回到陶然出的题目上来。
德是什么?
德,不仅是立身天地之本,也是圣人至善之道,同时还是上天好生以德,但对儒门自身而言,德并不存在,相比起教化万民的礼数而言,德是一种虚无。
只不过,张弼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虚无。
毕竟在修真世界里,真所对应的那个“假”正是张弼所需要的垃圾。
历史上儒道之争的一个源流便是实干和空想之间的争论。
无论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圣人所追求的至善至德,都是一种虚妄,上天是什么,谁也没有见过,而圣人的追求也只是一种情操的体现。
但是道不同,道就是道路,是脚踏实地的干劲,道家之德不在于心,而在于行,所以道家的德是“道之以德”,换言之就是用德来作为道的基石。
而这两种思想对抗的结果毋庸置疑,那便是作为实干家的道家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