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国运与国力之论 道义与仁义之辨(2 / 3)
谈到国运,姜成信只说,“尽人事,知天命。”
承讯说道:“我对于太傅话的理解是,运气总是倾向于强者一方的,提升国力其实就是在提升国运。”
姜成信淡然地说,“陛下所言极是。培育好下一代君王也是在提升国运。”
太傅说的好,“知天命”的意思,承讯何尝不明白呢?!有些事情是天意,是人力无可挽回的。就像那一日坠下黄河,位置稍有偏差;或若不是芳芳相救;还有之前邺城之战的那一箭…感谢上天照顾了自己,三次都没有死。可是对于一位强者,一位君王,总是不甘心这“天命”的。承讯向太傅问及《推背图》的事情。
姜成信对此不屑一顾,“陛下,这都是些江湖骗子的把戏,那都是胡说八道的。”
承讯有些失望,姜成信进言,“臣曾经也觉得有些道理,正是陛下的无神论让臣彻底认清了江湖骗子的把戏。现在的《推背图》怕是正好推到陛下了。试问,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等到问及下一个到底是不是皇太子,这些江湖骗子就会说天机不可泄露。”
姜成信很少说这么多话,这一次却是滔滔不绝。“假使真有上天,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当以万民为重。我们不说夏桀商纣,就说石虎(十六国后赵国的皇帝,这种人上天还要给他安排当皇帝,只能说苍天无眼。天父要天子抚恤万民,自己却坑万民,让这个杀人狂登上帝位?别说‘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这种人多活在世上一天,就是上天的罪过。佛祖还要借他来传播于天下(石虎在位大力推广佛教,佛教在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祖又有何面目被世人所崇拜?!”
说到此,姜成信有些顾虑,赶忙说,“臣失态了,仅是一家之言,陛下万勿见怪。”
承讯平静的说,“普天之下,能和我说真心话的,我也能完全说真心话的人都在这里,太傅但说无妨。有些事情,承讯已经了然于心,与太傅共鸣;当然还是希望榶儿也能慢慢接触、慢慢明白。”
“上天是有好生之德的,佛祖是仁慈的。他们俯视芸芸众生,不偏不倚。是世上的恶人破坏了上天既定的秩序,上天派陛下这样的明君来恢复世间的秩序。”萧淑沂说道。
承讯、萧淑沂和姜成信相视一笑,承讯说道:“皇后说的在理!”
国力和国运说完,太傅说起《兵书二十篇》。“此书毕竟是武侯对于其战略、战术的总结,武侯从没有在塞北的打过骑兵的对战,因此,很多战例无法直接应用。陛下,这很正常。从来兵家无常法。《兵书二十篇》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它生动的指挥案例,而在于未雨绸缪、灵活机动、深思熟虑等等兵家思想的精髓。您对于《兵书二十篇》的理解早已超越了书的本身。”
听太傅这么一说,承讯想到,一晃都十六年了,还依稀记得看过的武侠小说中说的“无招胜有招”。先得记住太极拳中的一招一式,就在脑海中形成了套路,成为高手。但是高手很受别人的关注,就会被别人研究透。要想提升,就要忘记一招一式。其实不是忘记、而是真正领会武学的精髓,灵活应变,才能傲视天下。
汉国伐蜀之战接近尾声了,西路军的折子悦运气不错。四名带毒箭的死士可能会瞄准她,可是上天眷顾了她。
全师雄刚安排妥当,等待汉军进入伏击圈,派去先回文州的部队有几名军士哭嚎着跑来,让刺杀大人快回去,再不回去就完了。
全师雄怒问,“到底什么情况,把话说清楚了!”
军士说,“汉军已进文州城,正在与司马大人厮杀。司马大人兵少打不过,汉军在城里见人就杀,正在进攻刺史府,大人快回啊。”
全师雄当即就蒙了,汉军不是还在路上的吗,怎么就进城了呢?再问怎么进的也是废话,全师雄当即把部队全部收拢,速回文州。
此时,折子悦还在往文州来的路上,到达文州的是都指挥使陆甬。刘继业分兵三路进入西川,自己为主力,折子悦为接应,还有一路就是率领五千兵马的陆甬。
蜀国文州和汉国阶州直线距离不足百里,但是秦巴山地险峻的山岭几乎无法行进。都指挥使陆甬绕道山南小道,抵达文州既定位置后,飞鸽传书请示是否绕过文州去偷袭剑阁。此时刘继业早已占领了剑州,下令陆甬隐蔽好,伺机攻打文州。这也是折子悦对于攻下文州信心十足的原因。
汉军几乎和从利州撤回来的文州司马殷浩一同进城。司马慌忙召集蜀国部队与汉军激战。奈何人少、战斗力又不强。城中百姓纷纷参战、抵御入侵,都指挥使陆甬只好无差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