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 论贪嗔痴(2 / 3)
又认为眼耳鼻舌身意,看听闻所见的外尘影相为自身的相状。如眼疾之人,看空中之花,水中之月,认为真实形状,便欲水中捞月,可空中无花,水中无月,不过迷惑者虚妄的执着罢了。真假不知,不旦忘记了真空无极的本性,还以无为有,并生种种贪爱,从此无量生死轮回。
迷惑之人,活着的时候,尽全力的贪,年轻贪财贪色,为了求财无所不做,得一妻子犹不满足,各种顿积货物,储蓄房产,四海之珍,九州之宝,珍珠玛瑙,名画奇石,甚至天下美人,江山财富,甚至后代子孙,皆想收于囊中,为自己所拥有。可一日大限来到,就像我前文写道,有一富翁阔人携带平生所藏之金银财宝,欲渡江而飞,可船到中央开始下沉,富翁该抛弃什么,这个舍不得,那个舍不得,最后只好同船一起覆灭,葬身苦海。
人到死的关头,若是还有东西放下不了,便会成为负累。其实所有外物都是鸡肋,只不过弃之可惜,食而无味,但因为贪,还是不肯弃委。非要苦苦带来身上,苦苦受累。就如我前段时间所收的砚台,二三十方,上万块,收到的时候满面喜容,以气呵之,瞬息凝珠,兴高采烈。遂藏于楼上的水池中,认为天高日久,可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可使之砚台品质更上一层楼,然半月过去,拾起当初一方认为生平收藏得意之洮砚,颜色竟不复当初的翠绿,而且开裂了很多纹路,细想斟酌,或是天冷水寒导致,但更甚,砚台好像失去了什么内在的东西,被水流带走了。不能呵之凝珠,以手摩拭,无温润之感,只觉干躁,与之平常石头无甚区别。
人总要经历了才能懂,懂了却更痛,那些不堪的种种,像裂缝,都落空,那些流水的初衷,是浮云,总向东。人生其实不过浮云一场,缘来则聚,缘尽则散。就如这夜起风了,萍水相逢,风息了,一切成空,万事万物其实莫非如此。可惜人总是后知后觉的,我买了那么多砚台,到头来,不过一些累赘。人生到死,那些所贪爱的一切,究竟有什么趣味。
曹雪芹也作好了歌,来揶揄这一切,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功名忘不了,金银忘不了,娇妻忘不了,儿孙忘不了,而这些所谓的忘不了,便是贪。贪爱贪念世间的一切,不忍诀别,于是像车轮一样生生世世的轮回,永不止息。
佛家有一句话,断爱近涅槃,释迦牟尼举了一譬喻来讲断爱,他说:“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这边岸上充满危机,水的对岸则安全无险,他想:‘此水甚大,此岸危机重重,彼岸则无险,无船可渡,无桥可行,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自做一筏,当得安登彼岸。’于是那人采集草木枝叶做了一只木筏,靠着木筏,他安然抵达对岸,他就想:‘此筏对我大有助益,我不妨将它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举了这个例子以后,释迦牟尼指出这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他不能断受,那么他应该如何处置呢?佛陀说:“应该将筏拖到沙滩,或停泊某处,由它浮着,然后继续行程,不问何人。因为筏是用来济渡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呀!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人生很多事情,总需要放下,放不了的便成了拖累。我收了那么多砚台,耗尽钱财,但临终于我无补,究竟所求为何?有一堆石头陪我长夜入眠吗,或是放在手心当成宝贝吗?但看了半响,发觉也不过如此,人生很多执着地回头来看,真的不过如此。
而何为嗔呢?譬如我收到一方砚台,心满意足,起喜悦高兴之情,是贪。而若收到一方砚台,材质疏漏,雕工低下,起了慎恚心便是嗔。这样说可能有些人不明白,那在简单点,如你在大街上碰见一个美女,身材婀娜,前凸后翘,顾盼生辉,媚态横生,自己的眼睛似乎被定住了一样,在她身上流转,见色起意,起了贪恋之心,或许会臆想很多漂浮的画面,不一一而写,若是发乎情止乎礼的相遇故事,倒还罢。若是起了什么猥亵心,暗想什么巫山云雨,蝴蝶采花,则极卑极劣了。
看见绝世的美女起贪恋心,恨不得自己变成一件衣服,貼在她的身上,闻闻色香。而这时若是遇见村野陋妇,龅牙猴腮,臼头深目,灰容土貌,气质阴暗恶心,自己则不免起厌恶,烦腻,恶心,巴不得能有多远飞多远,觑见都要躲得远远的。若衣角不巧碰触一下,恨不得把衣角撕裂下来。喜美厌丑是很平常的,毕竟人都向美向善。虽然众生平等,善恶一体,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我们都应该学尧的圣德仁义,而非桀的暴戾贪婪。我们都想成为光明俊朗的君子,而非阴暗猥琐的小人。
但是看待人事,应该以平等心去看,看见美的不起私念,看见丑的不起魔障,我自身自成一体,这个世界无论是男是女,是美是丑,是高是低,皆无法影响我。我拥有自己的道,不被这个世界所影响,什么魔障恶念侵袭我,丑态妖念侵染我,但我永不屈服。宁魂飞魄散于十方宇宙之间,也不愿同邪念屈服。我在大海之中,宁愿丧身鱼腹,也不会绳营苟且。
世界有善有恶,有美有丑,其实世界也无善无恶,无美无丑,只是看你怎么样看待。我姑且不知道自己所说是对是错,只是很浅薄地谈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佛家说:慎,对逆的境界生慎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等行为。《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的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很多人由于无明影响,与人相处间,别人不合你意,自己生气,恼怒,怨恨,便是嗔,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而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