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柳藏花(2 / 4)
方慰亭忽然问道,“老五这些天去哪了?怎么老见不着人,这不着家的东西。”说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下轮到六姨太笑不出来了,尴尬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厅中众人都相视而望,还是二夫人含混道,“听说是到金陵去了,许是过几天就回来了。”瞧见方慰亭脸色不好看,九姨太拍手笑道,“想起了一桩要紧事,陈大人前两天送了一架电影机来,可以放一些洋人跳舞打球的片子看,老爷可要一同去看?”方慰亭连连摇头,“你们去瞧吧,我瞧着那个就头晕。”
毕竟是方慰亭的吩咐,在家歇了两日,这天过了晌午,徵端便上陆军部去了。如今的陆军部仍设在铁狮子胡同,其实隔的并不算远,过了文津街,绕过景山,往东走不了两三里就是了。这里过去是一处亲王府邸,挨在和硕公主府旁。如今除了门前一对石狮子还是王府旧用的,里面是新起的西式洋楼,这倒不是新政府的创举。前朝的时候这里先是用来办陆军贵胄学堂,后来又把陆军部和海军部也设在了这里,等到辛亥后,方慰亭初就任大总统也是在这里,由于整日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胡同口马路扩了又扩,仍觉得狭促。还是江朝宗提了建议,这才把总统府搬进了新华宫。不过陆军部依然留了下来,徵端轻车熟路,进了五开间的悬山大门,西院是陆军部,东院是海军部,他往西绕过一扇巨大的影壁,便见一座青灰色的四层洋楼,正面主楼的券顶上挂着大钟的,这就是陆军部了。
进了门先让承政厅的秘书副官去通禀,这副官名叫唐穆崧,约莫三十出头,中等身材,样貌不算出众,只一双眸子精光闪闪,很见精明,只见他很是为难,“我们段军门用过午膳后,是不让通传见客的。”徵端哑然失笑,“罢了,不需通禀了,我自己进去就是了。”他还是头一次进段芝泉的办公地,正设在走道最尽头的阳面屋里,室内也并不奢华,木质的半人高架子上琳琅堆着书册,琴剑瓶炉样样齐整,正中还挂着一对条屏,上书:“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底下还落着“祺瑞”的款,正是段芝泉的手书,外间都说段芝泉是个儒将,倒不是浪得虚名的。
因见段芝泉正俯着身子,专心致志地看着案上摆着的一盘残局,徵端站在他背后看了会儿,手指虚虚一指,“这里似可破局。”段芝泉撒开棋子,回身见是徵端,笑骂道,“好你个老六,进来也不吭一声。”
“谁叫段军门架子大,过了午便不让人通传了,还当在闭门研究多少军国大事,想不到是在栏柯。”
段芝泉个头不高,许是因为常年戎马征战的缘故,看起来格外的精瘦干练。他肖虎,今年四十八岁,论年纪足可做徵端的父亲了。十年前段芝泉的原配太太得病死了,方慰亭为了笼络住这员虎将,便把大太太的侄女德蘅嫁了他做续弦,德蘅小时候就过继在方家了,家里都叫一声大小姐的,段芝泉由属下成了女婿,便连他们在京里的宅子都是方家陪嫁的。
徵端平日里见了段芝泉,只叫一声姐夫便是了,两人是熟极了的,见面也不寒暄,段芝泉棋瘾上来了,抓着徵端便要杀一局。段芝泉是出了名的棋王,徵端棋力也不弱于他,两人手谈了三局,不知不觉竟过了半日。
好容易让段芝泉过足了棋瘾,徵端笑道,“爸爸叫我跟你学办差,没想到尽是纸上谈兵了。”
“办差有什么好学的,”段芝泉指了指大案上摞了尺高的文牍,“近来要和意国、日本买一批野炮步枪,要价四百八十万大洋,你替我瞧瞧承政司拟的买械合同成不成。”徵端应了声是,段芝泉却把唐穆崧叫了进来,“去把军需司拟的合同都抄上一份,送到老六府上去。”唐穆崧弓着身子,喏喏称是,徵端正要跟着他出去,谁知段芝泉又叫住了他,“今儿不急,叫旁人去办就是,都是些琐碎事,用兵不在这上头。”他一壁请徵端坐下,又摆弄起案旁的茶具来。
段芝泉喝茶也是极讲究的,不止水要好,茶要佳,器皿要精,烹茶的事也不肯假手下人,必须要事必躬亲,亲手递了杯茶给徵端,“这是今年的猴魁,才从太平县送来的,你瞧瞧如何。”徵端瞧着这茶根根碧绿,足有两寸来长,立在杯中不弯不折,倒是称奇,“这是今年的新猴魁?”段芝泉得意起来,哪里像是个战无不克的虎将,“你算是有口福的,猴魁难得的就是这芽叶一般齐的,寻常人只知道龙井碧螺春好,哪知道猴魁的妙处。”
徵端品呷了几口,只觉一股豆香味,也不好胡乱品评,只称了几声好。段芝泉心满意足,翘起腿道,“我如今犯了懒,每日困在这里忒没意思,只盼着早点回合肥老家去。你来得正是时候,再过些时日,把这地方交给你,我也可以安心告老还乡了。”徵端不禁一呆,“爸爸要知道你有这想法,定不会叫我再来陆军部学办差了。”
“嘿,那也未必。”段芝泉摇摇头,一哂道,“也罢,先不告诉老爷子,咱们且乐咱们的。你每日都过来陪我下几盘棋就是了。”徵端蹙额道,“得,我这是来学下棋来了。”段芝泉极是自负的拊掌道,“旁人我还不愿意教呢,你小子别不识好歹。”他瞧着徵端脸色发暗,问道,“怎么,你是真不想学办差?还是想回德国去?前儿的事我可听说了,你也忒胆大了,惹得老爷子好生恼火。”
“昨儿倒不是为这个,”徵端叹了口气,望着窗格子道,“我就是想不通,太太那样好的一个人,怎么落到这个地步。”段芝泉何等通透,闻言明白了他的心事,一边沏茶,一边说道,“当年我和德蘅刚成婚不久,便见识过一次老爷子同大太太吵架,嘿,那可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的。”
要说方家从前的事,徵端兴许不知道,可段芝泉却再清楚不过了。但他也知道旁人都能说大太太的不是,但徵端是定要护着大太太的,这里头也是有缘故的,于是他干脆从头给徵端讲起了旧事。
大太太其实是极其刚硬的性子,这点段芝泉是很有体会的,他的太太德蘅也是一样的脾气,夫妻间常有争吵,好在段芝泉颇能容忍比她小了近二十岁的年轻太太,不与她计较罢了。可大太太刚与方慰亭成婚的时候吵得更加厉害,再加上方慰亭又应试不中,苦闷中竟在风尘里遇到了一位奇女子,就是后来的二太太顾氏。
段芝泉对顾氏其实是有几分敬佩的,一位窑子里的红姐儿,说来也真是慧眼识英雄,遇到方慰亭后竟然倾其积蓄自赎其身,甘愿嫁给方慰亭做妾。等顾氏进门后,又先一步生下了大少,大太太见状不妙,这才忙将陪嫁的丫鬟送到京里做了通房,隔了一年通房生了二少,大太太做主抬做了三姨娘。方慰亭觉得大太太为人不妒忌,夫妻间倒渐渐和睦了,大太太便生下了三少。
后来方慰亭的官越做越大,身边打点孝敬的人自然少不了,又接连纳了不少通房侍妾,有些只怕连方慰亭也记不清,大太太由此定了条家规,有子女的才可抬姨娘。方慰亭被派驻番朝鲜时交涉通商事宜,大太太自是去不了的,二夫人捡了个便宜一同跟了去,朝鲜国主为了笼络方慰亭,一口气送了方慰亭三个妻妾,其中有一位金氏更是两班出身,身份高贵。二夫人闹个不休,搬出了大太太定的家规来,无所出不得抬房。哪知道这个金氏肚皮十分争气,先后生下一女一儿,二夫人也没话可说。段芝泉说到这里,就住了口,“后面的事,老弟都比我更清楚吧。”
徵端脸色发白,这位金氏便是她自己的生母了。他五岁还不满,母亲就在回京的路上死了,只遗下了刚出襁褓的四妹德雅。兄妹俩都被送回彰德老家,交由大太太抚养。大太太亲生的儿子不在身边,便对这两个没娘的孩子十分爱护,视同己出,这份养育之恩他怎能忘怀。可如今父亲已做了大总统,却叫大太太住在外头,这怎能说得过去?
段芝泉觑他脸色,便知他心中意难平,劝解道,“太太住在西山去,倒不是和二房的置气。”徵端一怔,不由望向了段芝泉,只见他伸出三根手指,微一晃便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