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南海沉船(1 / 3)
我印象的法源寺在京城广安门内。这个寺院历史悠久,人们称“一座法源寺,半部华夏史”,形容寺院的历史久远。
寺院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唐太宗李世民东征,为了悼念阵亡的将士,兴建了这座寺院。寺院建成以后。赐名悯忠寺。天宝年间,安禄山在寺内东南修建佛塔,又两年,史思明在西南修建了佛塔。遇箭塔。五代时曾改尼寺。后来,幽州节度使李匡修复寺院,并修建了三层楼阁式的观音阁,有“悯忠高阁,玄天一握”的说法。
辽代的时候,寺院在地震中成为瓦砾,后来得到了修复。在金大定年间,这里曾为女真人的进士考场,后来,金兵攻入汴梁开封,宋钦宗赵桓掳至燕京时被囚于此寺。
南宋末年,出现了许多抗元的英雄,如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还有一个叫谢枋得的人,是一个很骨气的文人,年轻的时候,他在参加考试时,在试卷上义正严辞指责贾似道的奸滑,后被发配到湖北去做劳役,后来,被宋恭宗特赦并做信州的知州。
谢枋得有一个早年的朋友,当时已经投降了元军,并率领着一支元军攻打信州,谢枋得十分的愤慨,于是招募了一批勇士与元军作战,没有多久,队伍被元军打散了,信州也被攻陷,谢枋得只能逃脱埋名于乡野。
后来,临安也攻陷了,谢枋得以为南宋已经亡了,于是穿着孝服每天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哭泣,以寄托自己对南宋的哀痛。后来又听说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人抗元失败的消息,心里更是悲痛不已。有人知道他就是在试卷上痛斥贾似道奸邪的谢枋得后,便请他做师爷教授子弟,从此谢枋得定居福建以教书为业。
元统一后,为拉拢汉族士大夫,下诏广召天下人才。谢枋得写下了《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而元廷官府知道他的名气后,再三的“问津渔郎”。
当时,有个叫程文海的举荐了宋代遗民二十二人,其中谢枋得居位首位,并亲自到家中劝他出仕。
元朝尚书留梦炎,谢枋得老师也推荐他出仕,谢枋得回答道:
“今吾年六十余矣,所欠一死耳,岂复有它志哉!”
为了让他为元廷效力,福建行省参知政事、左丞忙兀台带着圣旨到谢枋得家中,劝说他出仕,谢枋得说:“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忙兀台很敬重谢枋得的节义并为之感动。
1288年夏天,当时的地方长官魏天祐将谢枋得扶持到福建行省治所,为此谢枋得写下日志:“魏参政拘役,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妻子良友良朋。”诗曰: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1289年,谢枋得被押送到大都,并被迁往悯忠寺,也就是今天的法源寺。在寺内的墙壁上看到了《曹娥碑》。
这曹娥是东汉时期的人,住在浙江上虞,他的父亲曹盱为巫祝,在驾船在舜江上迎潮神伍子胥时,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此年,曹娥年十四岁,不分昼夜沿着舜江哭寻自己的父亲。后来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江寻父,三日后抱出了父亲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