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百年工程(十八)(1 / 2)
第233章百年工程(十八)
有户籍的百姓大部分还是愿意换一个地方继续种地,新的政策之下,他们感觉种地应该比之前更容易一些。
毕竟只要签了搬迁协议,从此以后便没有了徭役,就算是赋税综合起来也没有原来高,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可是总是有一些并不想安于现状百姓,他们对于做工人每月按时关饷的生活很是期待,有这样想法的多是年轻一辈,甚至还是一些没有成亲的后生。
一个后生鼓起勇气问道:“贵人!若是草民等有户籍的百姓去做工可不可以?”
宋文远抬头扫了一眼说话的百姓,发现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后生,这么大年纪的后生正是满脑子胡思乱想,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年纪。
“可以是可以,不过你要争得你的家人的同意,你若做了工人,你的家人就只能跟着你一起做工人。
不是他们不可以去移民,而是一旦他们移民到了其他地方,你们这一辈子见面的机会都不多了,因此朝廷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那就是做选择的时候要以家庭为单位。
你的选择不代表你个人的选择,而是要代表你的家人,若是你的家人也同意做工人,只要是家中的成年的男丁都会进入施工队做工人。”
听到宋文远这么说,有不少的家庭都打了退堂鼓,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将一个儿子丢出去做工,其他孩子在家里种田,两边都不耽误。
在百姓看来,钱多少都有花完的时候,土地那是能够祖祖辈辈传下去的财富,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将自家的地给卖了。
凡事都有例外,这就是击穿保守社会的突破口,还是有不少人家选择了进入工地做工,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失地的百姓,反正他们原来就没有地。
移民到新的地方,还是要买地重新开始,这辈子能不能还清买地的钱都不一定,何必背上沉重的负担。
这些选择做工人的百姓只关心两个问题,搬迁的补偿有没有,手里有地契的朝廷怎么补偿这些土地。
对于百姓的这个问题,宋文远回答的很干脆,看着百姓期待的眼神,宋文远大声说道:“凡是有户籍的百姓,无论是选择做工,还是选择移民,补偿金一文不会少。
家里有地的百姓选择做工人,土地朝廷按照现在的市价对百姓进行补偿,未来新的河道开通,河道两边还是会有大片的土地能够开辟成良田,有一天你们不想做工人的时候,还是可以买地重新做回农民的。”
听到宋文远的这个回答,那些以及选择了移民的百姓忽然觉得做工人也不错,趁着朝廷这两年的政策好,挣上几年的钱,等到手里攒够了钱,再重新买地回来种地也是美滴很。
“贵人!我等移民到外地的百姓将来可不可以回来买地?”